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014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气瘤

    病名。人体犹如气囊状之瘤肿。见《外科枢要》卷三。多因劳伤肺气,复由外邪侵袭而成。因瘤体柔软,皮色正常,不痛不痒,无寒无热,或因喜怒动气而有增大者、缩小者。治宜辨其善恶,或可手术切除。若保守治疗则宜益肺调气,化痰散结,可选用通气散结丸,或加减调治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气癃

    病证名。即气淋。《诸病源候论》卷四十九:“气淋者,肾虚膀胱受肺之热气。……亦曰气癃。”详气淋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气漏

    病名。指时发时愈之漏症。《外科启玄》卷七记有:“一曰气漏,或肿或消,痛胀难忍者是也。”该证多因痈、疽、疮、疡等化脓性感染之误治或不治而造成疮疡之转为慢性者,其特点是疮面时时愈合又时时自溃而成漏症、漏孔,时时有脓水外出者。其内多形成瘘管或有脓窦之形成。治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气乱

    病证名。内脏之气紊乱失常之证。九气之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惊则气乱。”《诸病源候论》作“忧则气乱。”参九气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气轮

    眼的五轮之一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即白睛。《银海精微》:“肺属金,曰气轮。在眼为白仁。”其疾患多与肺、大肠有关。详白睛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气轮枯落

    证名。清·黄庭镜《目经大成》卷二:“此症白珠红肿长垂,若舌卷下舐。”本病多因火毒攻目而血瘀血胀无所出,遂壅遏于白睛。治宜清热泻火凉血散瘀。方用宣明丸加减。参见形如虾座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祛风除湿

    祛风法之一。是用祛风湿药治疗风湿之邪留滞经络、肌肉、关节等部位,出现游走性疼痛症状时的方法。常用羌活、独活、防风、秦艽、威灵仙、桑枝、五加皮等药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祛风法

    祛除风邪的方法。用祛风药疏散表里、经络、脏腑间滞留的风邪。风有外风、内风之分,外风宜散,内风宜熄。祛风法用于外风所致的病证。可分祛风除湿,疏风泄热,祛风养血,搜风散寒等法。详各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祛风养血

    祛风法之一。是治疗风湿日久,血脉不和,肝肾阴亏的方法。证见腰膝冷痛、腿足屈伸不利或痹着不仁,用独活寄生汤。《景岳全书》:“治风先治血,血行风自灭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祛寒法

    即温法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Q
<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1017 1018 10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