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00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络脉

    从经脉分出遍布全身的细小分支脉络。络是网络的意思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经脉为里,支而横者为络。”意指经脉的位置较深,而从经脉横行别出位置较浅的分支则称为络脉。络脉以十五络为主体,也包括孙络、血络、浮络等,有沟通经脉,运行气血,反应和治疗疾病的作用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气

    行于络脉的气。与经气相对而言。参见脉气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却

    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《千金要方》作胳却;《医学入门》作络郄。别名强阳、脑盖。属足太阳膀胱经。在头部,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.5寸,旁开1.5寸。布有枕大神经分支和枕动、静脉分支。主治眩晕,耳鸣,青盲内障,鼻塞,口,癫狂等。沿皮刺0.3-0.5寸。艾炷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郄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医学入门》。即络却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穴

    经穴分类名。指十五络脉从本经(脉)别出之处的穴位。其中十二经脉的络穴,有沟通表里经脉和治疗表病及里、里病及表,或表里两经同病的见证;任脉督脉及脾之大络有通调躯干前、后、侧部营卫气血和治疗胸腹、背腰及胁肋部病症的作用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血

    指络脉中的血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寒气客于小肠膜原之间,络血之中,血泣不得注入大经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络俞

    浮络的穴,用以出血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夏刺络俞,见血而止。”林忆新校正:“按《四时刺逆从论》云:‘夏气在孙络’。此络俞即孙络之俞也。”《类经》张介宾注:“络俞,谓诸经浮络之穴,以夏气在孙络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骆龙吉

    宋代医家。着《内经拾遗方论》四卷,注解《内经》所记疾病六十二种。明刘浴德等又续补八十八病症,改书名为《增补内经拾遗方论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骆如龙

    清代医家。字潜庵,历阳(今安徽)人。专业儿科,注重推拿法,撰《幼科推拿秘书》五卷(1784年刊行),后世将此书改为《幼科推拿全书》,删为四卷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落草

    见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三。指婴儿娩出。...

    释义拼音L
< 1296 1297 1298 1299 1300 1301 1302 1303 1304 130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