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4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煮药拔罐法

    水罐法的一种。《外科正宗》称药筒、煮拔筒。以竹罐与中药液同煮后,乘热行拔罐的方法。参见水罐法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煮针法

    古代将针具以某些药物煎煮处理后再用于临床的方法。出《世医得效方》。其法先用乌头、硫黄、麻黄、木鳖子、乌梅等在瓷石器内先煎一日,洗濯后再用没药、乳香、当归、花蕊石等再水煎一日,最后将针具“瓦屑打磨净端直,松子油涂”贮以备用。明代针灸家高武谓:“煮针非《素问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《助道方服药须知》

    医方著作。一卷。又名《服药须知》。宋·温大明撰。刊于1216年。约十五世纪中期经熊宗立重编,改题《温隐居备急海上仙方》、又名《温隐居海上仙方》、《温氏海上仙方》)。共记载77种病症,每证撰七言四句歌诀一首以为概括。然后为简要论述和医方。这些类方剂都是经作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助教部

    我国古代医学教育机构。据《唐六典》载:“晋代以上手医子弟代习者,令助教部教之。”这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教育机关,由于规模尚小,还不具有医学校的功能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助阳解表

    治疗学术语。指一种阳虚外感证的治法。症见恶寒头痛,发热无汗,手足不温,喜盖衣被,精神倦怠,面色苍白,少气懒言,舌淡苔白,脉沉无力等。治宜助阳益气,解表发汗,方如再造散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杼骨

    解剖结构名。出《灵枢·背腧》。又名膂骨。即第一胸椎棘突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杼疽

    病名。系指颈上两耳后生疽,痛痒不时而出清水的病证。见《刘涓子鬼遗方》卷一。类似乳突结核。本病多因于寒湿,治宜祛寒燥湿,方用八阵散、夺命丹等。参见流痰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病名。又称注病。见《诸病源候论·诸注候》。即疰病。详疰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注车注船

    病名。即晕车晕船。《诸病源候论·妇人杂病诸候论》:“无问男子、女人,乘车船则心闷乱,头痛吐逆,谓之注车注船,特由质性自然,非关宿挟病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《注解伤寒论》

    伤寒著作。十卷。汉·张仲景着,金·成元己注。书成于1144年。现存最早的《伤寒论》全注本。明赵开美校刻《仲景全书》时,盛赞成氏“博极研精,深造自得,本难(经)、素(问)、灵枢诸书以发明其奥:因仲景方论以辨析其理。极表里、虚实、阴阳、死生之说,究药病轻重去...

    释义拼音Z
<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