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386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睛高突起

    病证名。系指眼珠突起的病证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二十二。也即突起睛高。详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睛动

    病证名。又名目睛瞤动。《保赤存真》卷四:“目为肝窍,肝藏血,血不足则肝火内生,故睛动。”治宜养血清肝,用四物汤加柴胡、山栀。若肝经血燥者,用六味地黄丸以滋其化源;若愈后惊悸不寐,或睡中咬牙,睛动者,为血虚所致,宜归脾汤加茯苓、五味子补血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睛不和

    证名。主要表现为视物不明晰,或眼珠转动不灵活。见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。钱潢注:“睛,目瞳子也。睛不和,精神不能贯注,故视而不明也。“(见《伤寒溯源集》)《医宗金鉴·订正伤寒论注》:“睛不和者,阳证也。此热结神昏之渐,危恶之候,急以大承气汤下之,泻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①指视觉。《灵枢·邪气脏腑病形》:“其精阳气上走于目而为睛。”②眼珠。《玉篇》云:“目珠子也。”《济生方·眼论治》:“目为之病,睛色赤者,病在心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中

    类中风病因之一。因突然惊骇,精神散乱而引起的类中风证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振翳

    病名。见《审视瑶函》。也即惊振内障。详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振外障证

    病证名。泛指因目外伤而引起的外障眼疾。《证治准绳·杂病》:“目被物撞触而结为外障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振内障

    病名。系指黄精受损,目赤痛,畏光流泪、视力减退的疾病。症见黄精变混浊,甚则失明。见《秘传眼科龙木论》。其病因多为受各种外伤。治宜平肝清热、活血化瘀,方用石决明散酌加三七等活血化瘀药。待翳定障老后,可采用手术治疗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者平之

    治则之一。出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惊悸怔忡、心神慌乱的一类病证,可用重镇安神法或用养心安神法以平定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惊则气乱

    病因病理学术语。即惊恐则心气紊乱。心主血、藏神,大惊则心气紊乱,气血失调,出现心悸、失眠、心烦、气短、甚则精神错乱等症状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:“惊则气乱……惊则心无所倚,神无所归,虑无所定,故气乱矣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< 1382 1383 1384 1385 1386 1387 1388 1389 1390 139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