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68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足太阳络脉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足太阳之别,名曰飞扬,去踝七寸,别走少阴。”指该脉从外踝上7寸的飞扬穴处分出,走向足太阳肾经。该脉发生病变,实则鼻流清涕,鼻塞,头痛,背痛,虚则鼻流清涕和鼻腔出血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阳疟

    病名。疟发于足太阳者。《素问·刺疟篇》:“足太阳之疟,令人腰痛头重,寒从背起,先寒后热,熇熇暍暍然,热止汗出,难已,刺郄中出血。”参见三阳疟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阳穴

    经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:“消渴咽喉干,灸胸堂五十壮,又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淋病九部诸疾,灸足太阳五十壮。”又“男子卵大(疒^颓)病,灸足太阳五十壮,三报之。”位置不详。后《类经图翼》列作经外穴,定位在“外踝后一寸宛宛中。”今从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阳之本

    即足太阳膀胱经经气起始处。参足太阳标本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阳之别

    十五络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脉》。即足太阳络脉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阳之正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别》。即足太阳经别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阴

    ①经脉名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足太阴脾经。见该条。②经外穴名。见《千金翼方》:“妇人逆产足出,针足太阴入三分,足入乃出针,穴在内踝后白肉际陷骨宛宛中。”近代《中国针灸学》列为奇穴,定位在足内踝后一寸;《针灸经外奇穴图谱》则指在足内踝下缘后约一寸凹陷中。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阴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足太阴之本,在中封前上四寸之中;标在背腧与舌本也。”该经本在中封前上4寸,指三阴交;标在脾俞及廉泉部。参见十二经标本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阴经别

    十二经别之一。《灵枢·经别》:“足太阴之正,上至髀,合于阳明,与别俱行,上结于咽,贯舌中。”指该经别从足太阴脾经分出,至髀部与足阳明胃经的经别合而并行,向上结于咽部,通贯舌中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Z
  • 足太阴经病

    病证名。系十二经病之一。即足太阴脾经病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是动则病舌本强,食则呕,胃脘痛,腹胀,善噫,得后与气,则快然如衰,身体皆重。是主脾所生病者,舌本痛,体不能动摇,食不下,烦心,心下急痛,溏瘕泄,水闭,黄疸,不能卧,强立,股膝内肿厥,足大指不用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Z
<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