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释义

TA的作品
-
方炯
明代医家。字用晦,号杏翁,莆田(今属福建)人。善文,尝组织“壶山文会”,后从蜀人虞仲文学医而精于医术。曾治一暴死僧人,以管吹药鼻中,使吐痰数升而愈,活人甚众。且医德高尚,不追求财帛,常以财济贫。所著有《杏村肘后方》、《伤寒书》、《脉理精微》等,其门人郑德...
释义拼音F -
方剂配伍
方剂学术语。方剂是在辨证立法的基础上,按照组方原则,选择适当剂量的药物配伍而成。方剂配伍的原则,是按各药在方中所起的作用,分为君、臣、佐、使四部分。参见君臣佐使条。......
释义拼音F -
方剂
方剂学名。简称方。方指医方。《隋书·经籍志》:“医方者,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。”剂,古作齐,指调剂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调百药齐,和之所宜。”方剂是治法的体现,是根据配伍原则,总结临床经验,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。......
释义拼音F -
方技
名词。古代泛指有关医药方面的技术和知识。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方技者,皆生生之具……故论其书,以序方技为四种。”这四种方技包括医经、经方、房中、神仙。同书又载:“凡方技三十六家,八百六十八卷”,分别记述了医经七家,二百一十六卷;经方十一家,二百一十四卷;房...
释义拼音F -
方广
明代医家。字约之,号古庵,休宁(今属安徽)人。精医学,私淑朱丹溪,对《丹溪心法》深入研究,始悟其母因天疱疮受人误治而卒。更发愤攻医。尝谓“得医道之全者,丹溪一人;发丹溪之蕴者,《心法》一书”,推崇备至。于潜心研究后颇有心得,遂着《丹溪心法附余》二十四卷,...
释义拼音F -
方骨
解剖结构名。《伤科汇纂》卷二:“男女腰间,各有一骨,大如掌,有八孔,……即方骨也”,“方骨一节,在尾蛆骨之上”。即骶骨。...
释义拼音F -
方谷
(1508年-?)明代医家。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,精于医,尤擅长脉理,认为脉之于诊断,判断疗效及预后,均有重要价值。平时常劝导其门人多留心脉诊,负责诊察,勿忽视病家之实情而虚虚实实,要认真分析病情。其所讲解内容,由其子整理成书,名《医林绳墨》,现有刻本行...
释义拼音F -
方导
宋代医家。字夷吾,号觉斋居士,临汀(今属福建)。先于江淮、闽广一带任官职,因爱好医方,后归里致力研究医方,以其家藏方书,结合个人心得,整理成《方民集要方》二卷,未见刊行。......
释义拼音F -
方寸匕
方剂学名。系古代量取药末的器具名。其形状如刀匕,大小为古代一寸正方,故名。一方寸匕约等于2.74毫升,盛金石药末约为2克,草木药末为1克左右。......
释义拼音F -
方丞
东汉时医官名。方太医令之下属官职。方丞一般设一人,其职责是掌管药方及医疗。另有药丞,负责管理药品。东汉时设置药丞、方丞,这是我国医学史上医、药分工管理的开端。......
释义拼音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