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1738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翻喉

    病证名。系指口吐血丝如虫,扯之不出,触之痛剧的病证。类似今之剥脱性食管炎。本病多由心肺气虚、食管翻出所致。治宜大补元气,方用独参汤浓煎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番沙

    病证名。痧证之一。一名黑痧。《张氏医通》卷九:“近时有感恶毒异气,而骤发黑痧,俗名番沙。卒然昏倒,腹痛,面色黑胀,不呼不叫,如不急治,两三时即毙。有微发寒热,腹痛麻瞀,呕恶神昏者;或濈濈汗出,或隐隐发斑,此毒邪焮发于表也;亦有发即泻利厥逆,腹胀,无脉者,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法制

    中药学术语。即如法炮制。指按中药传统炮制法(相沿成习,为药业共同遵守的方法)加工中药材。一般加有其他辅料。如法半夏、法制豆豉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法时

    遵从四时节气变化规律。出《素问·脏气法时论》。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伐身

    病邪伤害身体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邪气复生,粗工勿察,是谓伐身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伐肝

    治疗学名词,指一种治法。抑制偏盛之肝气的方法。肝气独盛,症见胸闷胁痛,急躁易怒,目眩脉弦,治宜疏肝行气,用柴胡疏肝散加减。肝郁脾虚,症见腹胀胁痛,厌食易怒,大便溏泄,四肢倦怠,脉弦等,治宜疏肝健脾,用逍遥散加减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①伤害,耗伤。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:“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。”②攻伐、讨伐。《灵枢·官能》:“用针之理,必知形气之所在,左右上下,阴阳表里,血气多少,行之逆顺,出入之合,谋伐有过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乏气

    证名。气虚之甚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乏气候》:“夫虚极之人,荣卫减耗,府脏虚弱,气行不足,所以呼吸气短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发作无时疟

    病名。疟疾的一种。因发作无一定时间,故名。《诸病源候论·发作无时疟候》:“夫卫气,一日一夜大会于风府,则腠理开,开则邪入,邪入则病作。当其时,阴阳相并,随其所胜,故生寒热,故动作皆有早晏者。若府藏受邪,内外失守,邪气妄行,所以休作无时也。”或因食不忌口,...

    释义拼音F
  • 发症

    病证名。七症之一。巢元方《诸病源候论》:“有人因食饮内误有头发,随食而入成症,胸喉间如有虫上下来去者是也。”本病与发瘕相类,可参见该条。亦可参症、七症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F
< 1734 1735 1736 1737 1738 1739 1740 1741 1742 17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