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44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行痹

    病名。出《素问·痹论》。又名风痹、走注。详见风痹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迟

    五迟之一。出《小儿药证直诀》。指小儿周岁以后,甚至二、三岁还不能行走者。多因小儿肝肾不足,或哺养失宜,脾胃虚弱,元气不充,影响筋骨的发育所致。治宜用六味地黄丸加鹿角胶、牛膝之类以滋补肝肾,或调元散以补益元气。虚证不明显者,可用五加皮散(五加皮、牛膝、酸木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房时忌

    房事养生术语。谓不宜行房之时。《摄生要义·房中篇》:“忌其时者,十有一:醉酒、饱食,远行、疲乏、喜怒未定、女人月潮冲冒、寒暑疾患未耳、大小便讫、新沐浴后、犯毕出行,无情强为,皆能使人神气昏溃,心力不足,四体虚羸,肾脏怯弱,六情不均,万病乃作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茛灸

    灸法名。药物发泡灸之一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十七。指用新鲜毛茛茎叶捣烂,敷贴在有关穴位上使之起泡,有如火灸。敷贴时间约1-2小时,以局部起泡为度。适用于疟疾,黄疸等疾患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黄

    证名。黄病二十八候之一,黄疸而不影响行立者。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:“瘀热在脾藏,但肉微黄,而身不甚热,其人头痛心烦,不废行立,名为行黄。”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五十五治行黄方,用黄芩、麦门冬、犀角屑、栝蒌根、栀子仁、甘草等药。参见黄疸有关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间

    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属足厥阴肝经。荥(火)穴。在足背侧,当第1、2趾间,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。布有来自腓深神经的趾背神经,足背静脉网及第一趾背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眩晕,青盲,雀目。目赤肿痛,失眠,癫痫,瘈疭,小儿惊风,胸胁痛,口眼歪斜,遗尿,癃闭,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健廓

    眼的八廓名称之一。系按相应脏腑的功能予以命名。《目经大成》卷一:“干为白珠,络通大肠之腑,脏属于肺……肺与大肠相为表里,主分疏泾渭,上运清纯,下输糟粕,曰行健廓。”因大肠与肺输转运行不息而得名。详见八廓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经

    生理学名词。一指月经来潮,一指月经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经气痛

    病证名。静光禅师考定《女科秘要》卷三:“经来一半,余血未尽,腹中作痛,变作潮热,或无热,当用红花当归散(当归、红花、牛膝、苏木、川芎、枳壳、赤芍、三棱、莪术),破其余血,则痛止人安。”即痛经。详见该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行气

    气功术语。含意非一。一是指一种逐渐延长闭气时间的以习炼呼吸为主的气功功法,又称闭气法。《抱抱子内篇》:“善行气者,内以养身,外以却病恶。”其“释滞”篇载其功法为:“初学行气。鼻中引气而闭之,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,乃以口微吐之,及引之,皆不欲令已耳闻其出入之...

    释义拼音X
< 443 444 445 446 447 448 449 450 451 45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