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473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徐疾补泻

    针刺补泻法之一。即以进出针的快慢来分别补泻的方法。《灵枢·小针解》:“徐而疾则实者,言徐内而疾出也;疾而徐则虚者,言疾内而徐出也。”即缓慢地进针至一定深度,行针完毕后迅速退至皮下而出针者为补法。反之,迅速进针至一定深度,行针完毕后,缓慢地退至皮下而出针者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謇[jiǎn](约432-512年)

    南北朝时北魏医家。字成伯。祖籍东莞姑幕(今山东诸城),寄籍丹阳(今江苏南京)。父徐叔响为当时名医。承袭家业,亦有医名。精于脉诊,讲求服食,常服药饵,年垂八十,鬓发不白,力未稍衰。正始元年(504年),为光禄大夫,加平北将军。卒于延昌(512-515)年间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锦(?-1824年)

    清代医家。字奉直,一字炳南,号淡安。长州(今江苏苏州)人。为名医顾雨田之弟子,深得其传。为医数十年,治疾多效。尝校刊《金匮翼》、《伤寒补亡论》等,辑《奇病录》三卷(1840年),着《千金方管见》(已佚)、《心太平轩医案》(抄于1851年)等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《徐灵胎医学全书》

    医学全书。清·徐大椿撰。16种。此书是在1764年徐氏自刊的《徐氏医书六种》基础上增辑而成。计有《难经经释》、《医学源流论》、《神农本草经百种录》、《医贯砭》、《伤寒论类方》、《兰台轨范》、《洄溪医案》、《慎疾刍言》、《内经诠释》、《洄溪脉学》、《脉诀启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梦符

    宋代医家。着《外科灸法论粹新书》一卷,今佚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敏齐

    隋代医家。祖籍东莞姑幕(今山东诸城),寄籍丹阳(今江苏南京)。北周名医徐之范之子。开皇(581-600)年间赠朝散大夫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谦

    明儿科医家。字仲光,号澄观。檇李(今浙江嘉兴)人。撰有《仁端录》十六卷,后经其弟子陈葵加以删定,为论痘疹的专书。徐氏认为治痘应分别五脏所主,及经络传变,观形察色而诊治,并附治疹之法。其所述治痘之法着重审证论治,不偏于攻或补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秋夫

    南北朝时刘宋医家。祖籍东莞姑幕(今山东诸城),寄籍丹阳(今江苏南京)。父徐熙为晋医家。从父习医,尤擅针灸。其子道度、叔响皆有医名。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镕

    明代医家。号匿迹市隐逸人。应天(今江苏南京)人。行医数十年,于仲景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颇有研究。以为前人只注《伤寒论》而未注《金匮要略》,致使俗医分伤寒杂病为两家。徐氏有慨于《金匮要略》与《伤寒论》之睽离,乃将其校梓,即后收入《医统正脉全书》之《金匮...

    释义拼音X
  • 徐润之

    清末医家。字松生,别名松龄。浙江平阳人。精研医经,尤长于治温病,着有《松龄医铎》,包括《医界通邮》、《温热篇》、《达生篇》、《小儿范》、《三时伏气论》、《金匮遗珠》六篇。又撰《华佗疡科拾遗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X
< 469 470 471 472 473 474 475 476 477 47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