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744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伤阴

    病证名。即真阴耗伤。其主要原因有:①外感热邪,灼伤阴液。②阳气偏亢,内伤真阴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阳胜则阴病”。③温热病后期,虚热灼伤真阴,症见低热颧红,手足心热,口干舌燥,潮热盗汗,神倦消瘦,脉细数等。治疗以滋阴降火或育阴潜阳为主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伤饮

    病证名。因过饮茶、酒、汤、水等所致的病证。见《证治百问》。或脾虚不运而结滞,或暴渴多饮而停留,或豪兴狂饮而沉醉致病。证见面黄肌瘦,脾泄中满,烦渴肿胀。治宜发汗利小便,上下分消其湿,用葛花解酲汤、五苓散。参见伤食、伤酒、伤茶等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伤鱼鳖

    食伤之一。因食鱼鳖之类不当所致的病证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伤食不能食源流》治伤鱼鳖,用紫苏、陈皮、木香、姜汁。参见伤食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伤脏腑

    病证名。①外伤而引致胸腹内脏伤者,见《世医得效方》卷十八。多因严重之跌扑,碰撞、挤压等伤及内脏所发。证见每因损伤不同内脏而有不同之体证。若伤于胸胁者,临床以胸胁疼痛或窜痛为主,并常伴有胀满,呼吸、咳嗽时牵掣疼痛,上述或未伤于内脏者。若甚者伴有咳血、吐血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伤燥咳嗽

    病证名。因感受时行燥邪,化火伤肺所致的咳嗽。《症因脉治》卷二:“伤燥咳嗽之症,口渴唇焦,烦热引饮,吐痰不出,或带血缕,二便带赤,喘急咳嗽。”治用石膏泻白散、清燥救肺汤、人参白虎汤等方。参见咳嗽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《伤燥论》

    燥症专着。清·张节撰。刊于1909年。作者以《内经》理论为指导,阐述伤燥的病原、病证、病脉、病忌及病辨,并附列治疗方剂;后一部分介绍与燥气有关的杂病,杂论燥气以及所产生病理、病证的关系,是一部叙述燥气为病的专着。现存《张氏医参附经》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伤中

    病证名。①伤害膈膜及内脏。《素问·诊要经终论》:“中膈者,皆为伤中,其病虽愈,不过一岁必死。”②损伤中焦脾胃之气。饮食不节,过饱过饥,或过食膏粱厚味,或嗜酒无度,均可损伤脾胃之气,导致中焦运化失职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①五音之一。按五行属金之声。《素问·金匮真言论》:“西方白色,入通于肺……其音商,其数九。”②运气学说中,主运五步推运方法,代表金气。见“太商”、“少商”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商盖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循经考穴编》。即督俞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商谷

    经穴别名。《针灸集成》:“商谷二穴,在石关下一寸。”所指即商曲穴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740 741 742 743 744 745 746 747 748 74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