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852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手疽

    病名。多部位手部感染之总称。出《疡科选粹》卷四。一指手拇指之发痈疽者名为调疽、调豆、手疽(《证治准绳·外科》卷三);一指两手背之发痈疽者,无头漫肿,毒聚而成疮。其证治与手背发同,见该条。一指腕痈,手屈之处结毒,详见腕痈条。手疽之称实则泛指手部化脓性感染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厥阴标本

    十二经标本之一。《灵枢·卫气》:“手心主之本,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;标在腋下下三寸也。”即该经本在掌后两筋之间二寸中,约当内关穴处;标在腋下三寸,约当天池穴处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拳

    病证名。指手指挛缩不展。《太平圣惠方》卷八十九:“夫小儿手拳者,由在胎之时,其母脏腑气虚,为风冷所乘,儿生之后,肝气不足,致筋脉挛缩,不能伸展,故令手拳不展。”治宜养肝柔筋,和血祛风之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热

    证名。两手有发热感觉。见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。火热内郁可致手热。明·吴昆注:“火怫于中,故手热。”并可见于虚损痨瘵等病,参见手心热、五心烦热等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锐

    人体部位名。指掌后小指侧的高骨处,即手的锐骨部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手太阴之别……其病实则手锐掌热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三里

    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亦称三里。属手阳明大肠经。在前臂背面桡侧,当阳溪与曲池连线上,肘横纹下2寸。布有前臂背侧皮神经,桡神经深支,桡侧返动、静脉的分支。主治肘臂酸痛,上肢不遂,齿痛,颊肿,瘰疬,腹痛,吐泻,腰背痛,及消化性溃疡等。直刺0.5-1寸。艾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三阳经

    手阳明大肠经、手太阳小肠经和手少阳三焦经的总称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手之三阳,从手走头。”见各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三阴经

    手太阴肺经、手少阴心经和手厥阴心包经的总称。《灵枢·逆顺肥瘦》:“手之三阴、从胸走手。”见各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上廉

    经穴别名。见《圣济总录》。即上廉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手少阳

    十二经脉之一。出《灵枢·经水》。即手少阳三焦经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848 849 850 851 852 853 854 855 856 85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