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878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数欠

    证名。指频繁地打呵欠。又名善欠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五气所病,心为噫,肺为咳,肝为语,脾为吞,肾为欠为嚏。”《灵枢·口问》:“阳者主上,阴者主下。故阴气积于下,阳气未尽,阳引而上,阴引而下,阴阳相引,故数欠。”《张氏医通》卷九:“然必由少阴经气下郁,不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数失子

    病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卷三九。即滑胎。详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数月行经

    病证名。见《叶氏女科证治》。指女子月经周期在三个月以上且不规则者。多因痰湿、脾虚、肾虚所致。痰湿者,多见形体肥盛,带下量多粘稠,胸闷纳呆等,治以六君子汤加苍术、香附,兼服苍附导痰丸;若脾胃虚弱,后天生化之源不足,气血亏虚者,症见数月经行一次,形体消瘦,面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①泛指腧穴。《灵枢·九针十二原》:“血脉者,在腧横居。视之独澄,切切独坚。”《灵枢·背腧》:“愿闻五脏之腧,出于背者。”②专指“腧穴”,即井、荥、腧、经、合“五输穴”之“腧”。《灵枢·四时气》:“秋取经腧,邪在府,取之合,各取井荥,必深以留之。”《灵枢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腧穴

    腧,通输、俞。有输注的含义;穴,指空隙。①泛指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出入的部位,是针灸治疗的刺激点,又是某些病痛的反应点。文献中还有气穴、孔穴、骨空、穴位、穴道等不同名称。腧穴通过经络与脏腑密切相关,能反应各脏腑的生理或病理变化,通过针灸、按摩等刺激,能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腧穴压痛点

    内脏或某一组织器官有病,可与相应的体表输穴上产生压痛或感觉异常,按诊或针灸这些压痛点,可以诊断和治疗有关脏器的疾病。如肝、胆痛压肝俞、胆俞,牙痛压颊车等。此即《灵枢·经筋》所谓“以痛为输”的道理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《腧穴折中》

    针灸著作。二卷。日本·安井元越撰。刊于1764年。1937年上海医界春秋社影印。原书用汉文写成。书中考证《内经》以及其他有关针灸经络的中国古医书,系统介绍经穴位置并附以“师说”及按语,颇多独到的见解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漱涤

    治疗学术语,又称含漱。用含漱药物来清洁口腔咽喉患部的方法。多用于清热解毒,祛腐除脓等。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漱经

    病证名。张蕃之《生生要旨》:“妊娠阴阳失和,胎气不安,以致腹中作痛,时有漏下,俗名漏胎,又名漱经。宜名漱经。宜胶艾汤主之。”详胎漏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S
  • 漱水不欲咽

    病状名。指病人口燥咽干,只想用水漱口,而不欲咽下。常见于热性病热入营血或瘀血内阻的病证。《伤寒论·辨阳明病脉证并治》:“阳明病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者,此必衄。”《金匮要略·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治》:“病人胸满,唇痿舌青,口燥,但欲漱水不欲咽,无寒...

    释义拼音S
< 874 875 876 877 878 879 880 881 882 88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