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释义 第927页

释义

释义 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TA的作品

  • 柔痓

    病名。①肺热传肾而致骨强筋柔,肢体举动无力。《素问·气厥论》:“肺热移于肾,传为柔痓。”王冰注:“柔,谓筋柔而无力。痓,谓骨痓而不随。气骨皆热,髓不内充,故骨痓强而不举,筋柔缓而无力也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风

    病名。因气血虚、风邪入中,而见四肢缓弱,腹里拘急等证。《诸病源候论·风病诸候》:“血气俱虚,风邪并入,在于阳则皮肤缓,在于阴则腹里急。柔风之状,四肢不能收,里急不能仰。”治用独活葛根汤等方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肝

    治疗学术语。亦称养肝。是肝阴虚、肝血不足的治疗方法。证见视力减退,两眼干涩,夜盲,头晕耳鸣,或睡眠不熟,多梦,口干津少,肢体麻木,脉弦细等。常用药物有当归、白芍、地黄、首乌、枸杞子、女贞子、旱莲草、桑椹子等。《类证治裁》:“肝为刚脏,职司疏泄,用药不宜刚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刚

    阴阳的两种不同属性。《素问·阴阳应象大论》:“审其阴阳,以别柔刚。”张景岳注:“形证有柔刚,脉色有柔刚,气味有柔刚,柔者属阴,刚者属阳,知柔刚之化者,知阴阳之妙用矣。”参刚柔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汗

    又称油汗。即冷汗。《伤寒论·辨脉法》:“环口黧黑,柔汗发黄者,此为脾绝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化

    运气中六气的变化之一。《素问·至真要大论》:“太阴司天为湿化,在泉为甘化,司气为(黄今)化,间气为柔化。”司天在泉主一年的气化,间气主六十日的气化,太阴之年的间气称为柔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痉

    病名。痉病而见有汗者。一作柔痓。证见身热汗出,颈项强急,头摇口噤,手足抽搐,甚则角弓反张,脉沉迟。《金匮要略·痉湿暍病脉证治》:“太阳病,发热汗出,而不恶寒,名曰柔痓(一作柔痉)。”治用栝楼桂枝汤加减。亦有因暑季感受湿热所致者,证见身体重着,肢节拘挛,有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柔痰

    病名。痰出如稀涎者。见《杂病源流犀烛·痰饮源流》。因脾虚不运而致,治用参术健脾丸。参见痰证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揉大脚趾法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针灸大成·诸穴治法》:“惊,揉大脚趾,捏中脚趾甲少许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R
  • 揉大指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《推拿捷径》:“醒脾消食应揉二大指头顶,向外转三十六次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R
< 923 924 925 926 927 928 929 930 931 9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