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别名】圆叶豆瓣草、坐镇草
【来源】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(Gaud.) Hook. et Arn.,以全草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辽宁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
【性味】辛,微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祛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痈疖肿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释义
【别名】圆叶豆瓣草、坐镇草
【来源】荨麻科矮茎冷水花Pilea peploides (Gaud.) Hook. et Arn.,以全草入药。
【生境分布】辽宁、浙江、福建、台湾、江西、湖南、广东、广西、贵州。
【性味】辛,微寒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祛瘀止痛。主治跌打损伤,骨折,痈疖肿毒。
【用法用量】适量捣烂敷患处。
【摘录】《全国中草药汇编》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【拼音】ǎi Jiǎo Nán 【别名】矮叶南、矮子南、小白花草、矮陀陀。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楝科植物单叶地黄连的全株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Munronia unifoliolata Oliv.......
【出处】《陆川本草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Luó Sǎn 【别名】雪下红、珊瑚珠(《花镜》),短脚三郎(《植物名实图考》),小罗伞(《陆川本草》),矮茶风、毛茎紫金牛(《四川中药志》),九节龙、地茶、猴接骨(《福建中草药》)。......
【出处】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Lónɡ Dǎn 【来源】为龙胆科植物小龙胆草的全草。秋、冬采收,洗净晒干。 【原形态】小龙胆草:矮小草本,高约4厘米。茎单生或数茎丛生。叶对生,无柄,密集,全缘;基生叶数枚,阔卵形或卵状椭圆形...
【出处】《昆明民间常用草药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Kǔ Hāo 【别名】鱼胆草、苦艾、劲直假蓬(《云南中草药选》),金龙胆草(《四川中草药通讯》)。......
【出处】《浙江天目山药植志》 【拼音】ǎi Jiǎo Fēnɡ Yè 【来源】为樟科植物红叶甘橿的叶。 【原形态】红叶甘橿,又名:桂子树。落叶乔木,高达10米。小枝黄绿色。叶互生,卵圆形,长3~11厘米,宽2.5~8厘米,叶上部常3浅裂,有时全缘,...
【拼音】ǎi Dì Chá 【英文名】Japanese Ardisia Herb 【别名】平地木、老勿大、不出林、叶底珠 【来源】为紫金牛科植物紫金牛Ardisia japonica (Hornst.) B1.的全株。夏、秋季茎、叶茂盛时采挖,除去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