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A > 正文

艾实

释义

【出处】《药性论》

【拼音】ài Shí;

【别名】艾子(《食疗本草》)。

【来源】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。9~10月,果实成熟后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植物形态详"艾叶"条。

【性味】①《日华子本草):"暖,无毒。"

②《纲目》:"苦辛,热,无毒。"

【功能主治】①《药性论》:"主明目。"

②《日华子本草》:"壮阳,助水藏、(利)腰、膝及暖子宫。"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为丸,0.5~1.5钱。

【附方】治一切冷气:艾实与干姜为末,蜜丸如梧子大,每服三十丸。(《孟诜方》)

【摘录】《中药大辞典》

【出处】出自《药性论》。

【拼音】ài Shí

【英文名】Fruit of Argy Wormwood

【别名】艾子

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菊科植物艾的果实。

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Artemisia argyi Levl .et Vant.

采收和储藏:9-10月,果实成熟后采收。

【原形态】栎叶亚菊 半灌木,高60-150cm。老枝灰黑色,上部花序分枝、花梗均生白色状绢毛。叶互生;叶有短柄,柄基部无叶耳;中部叶长椭圆形、披针形、倒卵状长圆形,稀为宽线形,长5-8cm,宽2-4cm,边缘有粗齿或缺刻状浅裂或深裂,裂片3-4对,中上部叶不裂,线状披针形或线形,长达10cm,上部叶渐小,叶质坚硬,上面绿色,无毛,下面白色,密被绢毛。头状花序多数,在枝顶呈伞房花序,花枝及花梗粗壮;总苞钟形,总苞片4层,外层卵状披针形,中内层长椭圆形至披针形,外层稀生绢毛,边缘膜质;雌花11个,边生,花冠细管状,4齿裂,一齿较大;两性花管状,长3mm,全部花冠黄色,外面有腺点。瘦果长1.5mm。花、果期8-10月。

【性味】味苦;辛;性温

【功能主治】温肾壮阳。主肾虚腰酸;阳虚内寒

【用法用量】内服:研末,1.5-4.5g。或为丸。

【各家论述】1.《药性论》:主明目。

2.《日华子本草》:壮阳,助水藏、(利水)腰、膝及暖子宫。

【摘录】《中华本草》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庵 (艹闾)

    【出处】出自《神农本草经》 【拼音】ān ( Cǎo Lǘ ) 【英文名】all-grass of keiske Wormwood 【别名】庵(艹闾)草、庵 (艹闾)篙、淹 (艹闾)、覆(艹闾)、臭篙、庵蒿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桉油

    【英文名】OLEUM EUCALYPTI 【来源】本品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 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.、樟科植物樟Cinnamomum camphora (L.) Sieb. 或上述两科同属其他植物经水蒸气蒸镏得到的挥发油。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桉叶

    【出处】李承枯《生药学》 【拼音】ān Yè 【别名】桉树叶(《现代实用中药》),蓝桉叶(《广西中药志》)。 【来源】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叶。全年可采,折取老叶,阴干或鲜用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桉树果

    【拼音】ān Shù Guǒ 【别名】洋草果、楠桉果、桉果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桃金娘科植物蓝桉的果实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. 采收和储藏:夏季或冬季果实成熟时采收,晒干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安息香

    【拼音】ān Xī Xiānɡ 【英文名】BENZOINUM 【别名】白花榔 【来源】本品为安息香科植物白花树Styrax tonkinensis (Pierre)Craib ex Hart. 的干燥树脂。树干经自然损伤或于夏、秋二季割裂树干,收集...

    释义拼音A
  • 安胎药

    【拼音】ān Tāi Yào 【别名】骨筋草、吓唬草。 【来源】药材基源:为酢浆草科植物无柄感应草的全草。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:Biophytum sessile(Buch.Ham.)K.Kunth......

    释义拼音A