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B

拼音B 第38页

  • 卞大亨

    宋代人,兼通医学。字嘉甫,号松隐居士。曾受荐于朝,因无心为官而辞别,隐居象山以自怡,暇时研习养生导引之术,并亲手调制药物济人,活人甚多。着有《传信方》一百卷,未见传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《扁鹊偃侧针灸图》

    书名。见《隋书·经籍志》。三卷。已佚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《扁鹊心书》

    综合性医书。三卷(另有《神农》一卷)。宋·窦材撰于1146年(托名扁鹊所传)。作者以《内经》为医学之根本,故其所论皆本乎《内经》。上卷论经络、灸法等;中卷分述伤寒诸证和杂病;下卷续载内科杂病,兼论外科、妇科、儿科和一些病证。《神方》一卷列94方,分别介绍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《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》

    针灸著作。一卷。元·王国瑞撰。刊于1329年。托名扁鹊所传,聊以自重。书中载一百二十穴玉龙歌(简称玉龙歌)等针灸歌诀多首和其他针灸治法,书中所述王氏家传的针灸经验,颇有独到之处。现有《四库全书珍本初集》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扁鹊

    战国时医学家。姓秦,名越人。渤海郡鄚(今河北任邱)人。约生活于公元前5世纪。少时为人舍长,舍客长桑君过,扁鹊独奇之,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,乃将其禁方书传于扁鹊。后于陕西、山西、河北一带行医,精诊断方法,通内、外、小儿、妇产、五官各科,善用汤药、针灸、砭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扁骨

    ①经穴别名。《太平圣惠方》:“扁骨,在肩端上两骨间陷者中。”所指即肩髃穴。《针灸聚英》作肩髃穴别名。参见该条。②解剖结构名。指扁薄而宽阔的骨骼。《素问·骨空论》:“扁骨有渗理腠,无髓孔。”王冰注:“扁骨,谓尻间扁戾骨也。其骨上有渗灌文理归凑之,无别髓孔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砭针

    即砭石。出《针经指南·通玄指要赋》。杨继洲注:“砭针者,砭石是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砭石

    针灸学名词。古代原始的医疗工具,一种楔状石块。约起源于新石器时代。用以砭刺患部以治疗各种疼痛和排脓放血等。《山海经》:“高氏之山,其上多玉,其下多箴石。”晋·廓璞注:“箴石,可以为砥(砭)针,治痈肿。”《礼记·内则》:“古者以石为针,所以为刺病。”《说文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砭镰法

    医疗方法名。外治法之一。见《医宗金鉴》卷六十一。又名砭法、飞针。此外治法在古代包括排脓及载法两方面。⑴《灵枢·玉版》:“已成脓血者,其惟砭石铍锋之可取也。”即用砭石之尖锋,或刀锋在疮疡患处,浅浅刺破,使内蕴热毒及脓血得以外泄,以达消肿、排脓、止痛之目的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砭法

    用砭石刺割或按压体表的方法。出马王堆汉墓帛书《脉法》。《片玉心书·丹毒门》:“砭针法:用磁瓦片打成尖锋,以筷子夹定扎住连刺,令出恶血。”《儒门事亲》:“走马喉痹……无如砭针出血,血出则病已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<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