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B 第52页
-
崩漏
病证名。见《济生方》。亦名崩中漏下。是指月经周期、经期、经量严重失常的病证。经血非时而下,并量多如注,谓之崩、崩中或经崩;淋漓不断谓之漏、漏下或经漏。崩漏在发病过程中常互相转化,如崩血渐少,可能致漏,漏势发展又可转变为崩,故临床常以崩漏并称。本病以青春期...
释义拼音B -
崩
①病证名。即血崩,妇女下部大出血。《素问·阴阳别论》:“阳加于阴谓之汗,阴虚阳搏谓之崩。”王冰注:“阴脉不足,阳脉盛搏,则内崩而血流下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B -
本脏自病痉
病证名。小儿痉病之一。即肝血亏虚所致的痉证。又名虚热痉。《温病条辨·解儿难》:“肝主血,肝以血为自养,血足则柔,血虚则强,故曰本脏自病。”见于急性中毒性脑病。多为温病后期,汗多亡血所致。治宜育阴柔肝,选用六味地黄丸、复脉汤、三甲复脉汤、大小定风珠。......
释义拼音B -
本元
出《素问·刺法论》。即元气。详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B -
《本事方续集》
方书。又名《续本事方》。十卷。宋·许叔微撰。约刊于12世纪中期,本书为补充《本事方》而作。包括治诸虚进食生血气,治诸积热等疾22类,收方300余首,间附治验及论述。现存《三三医书》本及抄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B -
《本事方释义》
方剂著作。十卷。旧题清·叶桂释义。撰于1745年。作者注释《本事方》的重点是该书所记载的药物配伍,药性和归经等内容。原系稿本,1814年由叶氏曾孙叶澹安校勘原文后予以刊行,现存多种清刻本,及1920年祥记书局刻本和千顷堂书局刻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B -
本神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足少阳胆经。在头部,当前发际上0.5寸,神庭与头维连线的内三分之二与外三分之一的交点处。布有额神经外侧支,颞浅动、静脉额支和额动、静脉外侧支。主治头痛,目眩,颈项强痛,癫痫,及眶上神经痛等。沿皮刺0.3-0.5寸。艾条灸5-1...
释义拼音B -
本末
①即标本。详该条。②病因病理学名词。指病情发展经过之始终。《灵枢·禁服》:“必审按其本末,察其寒热,以验其脏腑之病。”...
释义拼音B -
本经选穴法
针灸取穴法之一。即循经选穴法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B -
《本经疏证》
药学著作。十二卷。附《本草续疏》六卷,《本经序疏要》八卷。清·邹澍撰。刊于1832年。本书以《伤寒论》、《金匮要略》等书医方中药物配伍的理论来注疏《神农本草经》。从而注释并论证《神农本草经》所载药物的功治。其中《疏证》载药物173种,《续疏》载药142种...
释义拼音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