气功术语。即现代所说的向他人发放外气以治病。系道教气功疗病法之一。据《抱朴子内篇》载,发外气治病,早在汉魏时代就流传于民间方士、道士中。隋唐以来气功服气类道书中,把发气、采气为他人治病称为“布气法”,把远距离发气治病称为“遥禁法”。这类功法的具体施行,在《太清王老口传服气法》、《幻真先生服内元气诀》、《胎息秘要歌诀》、《摄养枕中方》、《服气十事》、《神仙传》等书中都有较详细的记载。内丹家一般不讲布气治病。宋以后道书中即很少见到言此类功法者,只有一些游行于民间的道士尚有行此道者,散见于文人笔记中。如《东坡志林》卷二:“学道养气者,至足之余,能以与气。都下道士李若之能之,谓之布气。吾中子迨,少羸多疾,若之相对座,为布气,迨闻腹中如初日所照温温也。”
布气
释义

释义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-
扁青
「释名」亦名石青、大青。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顽痰不化等症,兼有明目、利痰、生精、平肝等功效。...
释义拼音B -
不灰木
「释名」亦名无灰木。其色白,如腐烂的木材,烧之不燃。 「气味」甘、大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肺热咳嗽。用不灰木一两半、玄精石二两、灸甘草半两、贝母一两半、天南星(白矾水煮过)半两,共研细。每服半钱,姜汤送下。......
释义拼音B -
白石英
「释名」甘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虚冷痹,肾虚耳聋。取磁石五两,经火煅、醋淬各五次,加白石英五两,装入绢袋,浸一升酒中,过五、六天后,分次温取。酒尽,可再添酒。......
释义拼音B -
半天河
「释名」亦称上池水。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。 「气味」甘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鬼疰(疰,音住,意亦同住。鬼疰,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“鬼”居住。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),扫邪气、恶毒、蛊疾(“心志惑乱之疾”,神经失常,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。现...
释义拼音B -
百合
「释名」藩、强瞿、蒜脑薯。 「气味」(根)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面合病(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,神志不清,胡言乱语)。如已发汗用百合枚,水泡一夜,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;另用知母三两,加水二程序煮取一升。百合汁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,分次服。此方...
释义拼音B -
菠菜
「释名」菠菜、波斯草、赤根菜。 「气味」(菜、根)甘、冷、滑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通血脉,开胸膈,下气调中,止渴润燥。...
释义拼音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