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B > 正文

白疕[bì]

释义

病名。一种落屑性皮肤病。见《外科大成》卷四。又名蛇虱、疕风、松皮癣。多因风寒外袭,营卫失调,或由风热阻于皮肤,郁久化燥,使肌肤失养所致。该证多发于四肢之伸侧面,次则为头皮及躯干部,常作对称发病。初起时,皮肤上出现边缘明显、大小不等之红点,形如疹、疥,逐渐扩大成片,表面多覆有银白色皮屑,刮去皮屑则露出光红之表面,若再继续刮,则见有点状出血点。疮面呈不同程度之瘙痒,病程缓慢,反复发作。其治疗方法:初起者宜清热解毒,祛风润燥,可选搜风顺气丸,或防风通圣散。日久者可用养血润肤汤内服。外用:可选猪油、苦杏仁捣烂如泥,用纱布包搽;或用牛皮癣药膏外搽。亦可用苦参汤药浴。即银屑病。
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扁青

    「释名」亦名石青、大青。即今矿物学上的石青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顽痰不化等症,兼有明目、利痰、生精、平肝等功效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不灰木

    「释名」亦名无灰木。其色白,如腐烂的木材,烧之不燃。 「气味」甘、大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肺热咳嗽。用不灰木一两半、玄精石二两、灸甘草半两、贝母一两半、天南星(白矾水煮过)半两,共研细。每服半钱,姜汤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白石英

    「释名」甘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虚冷痹,肾虚耳聋。取磁石五两,经火煅、醋淬各五次,加白石英五两,装入绢袋,浸一升酒中,过五、六天后,分次温取。酒尽,可再添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半天河

    「释名」亦称上池水。指取自竹篱头或空树穴的水而言。 「气味」甘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鬼疰(疰,音住,意亦同住。鬼疰,是病人感到自己体内有“鬼”居住。现认为是肺结核之类的疾病),扫邪气、恶毒、蛊疾(“心志惑乱之疾”,神经失常,大便时常拉出鸡肝样的血块。现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百合

    「释名」藩、强瞿、蒜脑薯。 「气味」(根)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面合病(伤寒病之后坐卧不安,神志不清,胡言乱语)。如已发汗用百合枚,水泡一夜,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;另用知母三两,加水二程序煮取一升。百合汁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,分次服。此方...

    释义拼音B
  • 菠菜

    「释名」菠菜、波斯草、赤根菜。 「气味」(菜、根)甘、冷、滑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通血脉,开胸膈,下气调中,止渴润燥。...

    释义拼音B