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C 第14页
-
刺烙
医疗技术名。外治法之一种。用于咽后壁脓肿切开,或熨烙乳蛾体肿大之病证。其法:系用三棱针或其它特制针刀,于灯火上烧灼,使其尖端约有1.5厘米烧红,蘸香油,乘热刺入脓肿,切开引流。或乘热熨其肿大部位,以助其脓肿自溃。......
释义拼音C -
《刺灸心法要诀》
针灸著作。八卷(即《医宗金鉴》卷七十九-八十六)。清太医院编。刊于1742年。本书将针灸的基本理论,和临床分用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概括和论述。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、十二经井,荥、俞、经、合、原、络穴、八会穴及经脉流注;卷八十为周身骨度及各部诸穴;卷八十一-八...
释义拼音C -
刺灸法
各种针刺和灸治的方法总称。《内经》中即有五刺、九刺、十二刺及针刺和艾灸补泻方法的记载,后世又续有发展,为针灸学术的重要内容之一,使用适当与否,对临床疗效有很大的影响。具体方法,参见有关各条。......
释义拼音C -
刺禁
针刺的禁忌。包括禁刺部位和禁刺时机。这是历代医家在针刺治疗中所积累的经验教训。《灵枢·终始》指出,“凡刺之禁”,有惊恐、恼怒、劳累、过饱、饥饿、大渴、房事、醉酒及长途跋涉、情绪未定等各种情况,此时均不宜立即针刺。此外某些重要内脏、器官或组织附近的穴位,及...
释义拼音C -
刺家
针刺医生。出《素问·长刺节论》。...
释义拼音C -
刺激区
与刺激点比较而言,其刺激的部位是一个面,而不是小的点。如皮肤针等刺法即将人体划分为若干刺激区。...
释义拼音C -
刺激强度
针灸治疗术语。指治疗时给予患者刺激强弱的程度。通常分强、中、弱三种。针刺强度以针具粗细、操作方法、刺激形式和持续时间构成;灸治强度则由艾炷大小、壮数多少,或艾条熏灼时间来区分。一般机体的反应与刺激强度的强弱成正比。但患者的反应还与体质强弱、敏感程度、穴位...
释义拼音C -
刺激点
近代对针灸腧穴的一种称法。或称为针灸治疗刺激点。其穴位都具有治疗疾病的作用,故名。...
释义拼音C -
刺激参数
针刺时对穴位施加的刺激条件及刺激量等方面的各项数据。手法运针的刺激参数,包括手法操作过程中提插、捻转的幅度、频率及持续时间。电针刺激参数,一般包括脉冲电流的强度(电流、电压)、频率、波形、波宽及刺激时间等。因刺激参数的不同,临床所产生的效果也不同,各项之...
释义拼音C -
刺风
证名。风寒蕴滞生热,遍身如针刺者。其重证曰蛊风。《圣济总录》卷十二:“刺风者,以气血为风寒所侵,不得宣利,则蕴滞而生热,寒热相搏于皮肤之间,淫路不能发泄,故遍身如针刺也。其痛甚若刀划者,谓之蛊风,与刺风相似,不可不辨也。”治用芎枳丸等方。......
释义拼音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