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C > 正文

车前

释义

「释名」当道、浮以、马昔、牛遗、牛舌、车轮草、地衣、蛤蟆衣。

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血淋作痛。用车前子晒干研细,每服二钱,车前叶煎汤送下。

2、老人淋病(身体发热)。用车前子五合,煮汁,去渣,用汁煮米粥吃,有效。常服此方,亦可明目。

3、妊妇热淋。用车前子五两、葵根(切)一升,加水五升,煎成一升半,分三次服。

4、容易小产,用车前子研为末,每服一匙,酒送下。不饮酒者,可改用水送下。

5、阴囊冷痛。肿满即成险症,用车前子研细,每服一匙,水送下,一天服二次。

6、久患内障。用车前子、干地黄、麦门冬,等分为末,加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常服有效。

7、补虚明目(肝肾均虚,眼发黑共,或生障翳,迎风流泪)。用车前子、熟地黄(酒蒸后火焙)各三两,菟丝子(酒浸)五两,共研为末,加炼蜜和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温酒送下。一天服二次,此方名“驻景丸”。

8、小便不通。用车前草一斤,加水三升煎取一升半,分三次,一方:上方再加冬瓜汁嗔或桑叶汁。

9、小便尿血。用车前草捣汁五合,空心服。

10、鼻血不止。用车前叶捣汁饮下。

11、刀作。用车前叶捣烂敷伤处。

12、湿气腰痛。和车前叶连根七棵、葱白连须七棵,枣七枚,煮酒一瓶常服。

13、喉痹、乳蛾。用车前草、凤尾草捣烂,加霜梅肉少许煮酒,共研取汁。鸡乞求蘸取刷喉。

14、两眼红痛。用车前草汗调眩硝末,临星时涂眼泡上,次日早晨洗去。

15、目翳初起。用车前叶、敬杨叶等分,揉出汁,裹入两层桑叶中,悬阴处一夜。次日打开桑叶,以汁点眼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猜你喜欢

  • 茺蔚(益母草)

    「释名」益母、益明、贞蔚、推、野天麻猪麻、郁臭草、苦低草、夏枯草、土质汗。 「气味」(子)辛、甘、微温、无毒。 (茎、叶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C
  • 茈胡(柴胡)

    「释名」亦名地熏、芸蒿、山菜、茹草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伤寒余热(伤寒之后,体瘦肌热)。用柴胡四两、甘草一两,每用二钱,煎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C
  • 苍术

    「释名」亦名赤术、山精、仙术、山蓟。 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面黄食少。用苍术一斤、熟地黄半斤、干姜(炮)五钱至一两(夏天五钱,冬天一两),共研细,加糊成丸,如梧子大。每服五十丸。温水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C
  • 赤箭(天麻)

    「释名」亦名赤箭芝、独摇芝、定风草、离母、合离草、神草、鬼督邮。赤箭以“其茎如箭杆”,赤色而得名。《神农本草经》。 「气味」辛、温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C
  • 长松

    「释名」亦名仙茆。生古松下,根色如荠,味似人参。 「气味」(根)甘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长松一两五钱,熟地黄八钱,生地黄、黄芪(蜜灸)、陈皮各七钱,当归、厚朴、黄各五钱,白芍药(煨)、人参、枳壳各四钱,苍术(米泔制)、半夏(制)、天门冬、麦门冬、砂仁、...

    释义拼音C
  • 出瘄发热

    病证名。指出疹发热。为正气鼓毒外透所致。《瘄略》:“出瘄发热,愈壮愈妙,热壮斯能尽透。但须知此热乃从胃腑中郁蒸而出,断不可误谓表邪,以大开其毛窍。”麻疹在出疹之前,须发热以鼓邪毒外出。待麻疹全透之后,其热势不宜过高,过高则伤津耗液,阻碍皮疹的收没。特别是...

    释义拼音C