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D > 正文

大豆

释义

「释名」菽。角名荚,叶名藿,茎名萁。

「气味」黑大豆:甘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大豆皮:生用,治痘疮目翳;嚼烂,敷小儿尿灰疮。

黑大豆:

1、中风口歪。用大豆三升,熬熟,至微烟出,放入瓶中,泡酒五升。经过一天以上,服酒一升,厚盖被令稍稍出汗。如已噤口,可加独活半斤,微微捶破同泡酒中。产后亦宜照此服药以防风气,又消结血。

2、热毒攻眼,红痛、脸肿。用黑豆一升,分作十袋,沸汤中蒸过,交替着熨患处。

3、身面浮肿。用乌豆一升,加水五升煮成三升,再加酒五升,又煮成三升,分三次温服。不愈再服。又方:用乌豆煮至皮干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

4、腹中痞硬。用大豆半升、生姜作分,加水三升,煎成一升,一次服下。

5、水痢不止。用大豆一升(炒过)、白术半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

6、男子便血。用黑豆一升,炒焦,研为末,热酒淋过,去豆饮酒,极效。

7、一切下血。用黑豆在皂角汤中微浸,炒熟去皮,研为末,加炼猪油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陈米汤送下。

8、折伤、堕坠、瘀血在腹。用大豆五升,加水一斗,煮汁成二升,一次服完。三服可愈。

9、牙齿疼痛。用黑豆煮酒,频频漱口。

10、胞衣不下。用大豆半升,加醇酒三升,煮成一升半,分三次服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猜你喜欢

  • 「释名」名杜、糯。(本草所指的稻,去指糯而言)。 「气味」淘糯米水:甘、凉、无毒。稻米:苦、温、无毒(一说味甘)。 「主治」 稻米: 1、霍乱烦渴。用糯米三合、水五升、蜜一合,研汁分服。或煮汁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麦

    「释名」牟麦。 「气味」咸、温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食饱烦胀。用大麦面熬香,每服一匙,开水送下。 2、蠼螋尿疮。用大麦嚼敷,一天三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麻

    「释名」火麻、黄麻、汉麻。雄者牡麻,雌者名苴麻、苎麻。花名麻麻勃。麻勃即大麻的花。 「气味」麻勃:辛、温、无毒。麻:辛、平、有毒。大麻叶:辛、有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灯火

    「释名」指用胡麻油或苏子油点燃的灯 「主治」 其他如鱼油、禽兽油、菜子油、棉子油、桐油、豆油、石脑油(即石油原油)等所点燃的灯火,都对眼睛有害,不能用来治病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锻灶灰

    「释名」指煅铁炉中的灰,含有铁的作用。 「气味」辛、苦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症瘕结块。苏恭指出:治突然长起来的结块有效。 2、产后阴脱。用紫色锻灶灰,加羊脂,充分和匀,布包好,在火上烘热,熨患处,推纳使上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东壁土

    「释名」古旧房屋东边墙上的土,叫东壁土。 「气味」甘、湿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突然心痛。用陈年东壁土、枯矾各二钱,共研为末,制成密丸,艾汤冲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