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D 第59页
-
《丹溪心法》
综合性医书。五卷(一作三卷)。元朱震亨著述,明·程充校订。刊于1481年。此书并非朱氏自撰,由他的学生根据其学术经验和平素所述纂辑而成。明初的两种刻本(其一,景泰年间杨林玉收集本书流行之遗稿予以刊行;其二,成化初王季献增加一些附方,重刊于西蜀)均有后世医...
释义拼音D -
《丹溪先生医书纂要》
综合性医书。简称《丹溪纂要》,或名《医书纂要》二卷。明·卢和编注。刊于1484年。卢氏根据世传题名朱震亨撰的各种医着予以删正裁取编成此书。全书收载以内科杂病为主兼及外感、外伤、妇人小儿等病证共78门,论述简要,方治详备,并附医案。现存多种明刻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D -
《丹溪脉诀指掌》
脉学著作。清·刘吉人编撰于1910年。刘氏选录《脉诀指掌病式图说》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,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。书中夹有一些糟粕,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。后编入《三三医书》中。现存初刻本及《三三医书》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D -
丹田
①人体部位名。位于脐下三寸关元穴部位。道家以此为男子精室、女子胞宫的所在处。②经穴别名。其说有三:指气海穴(《普济本事方》。②指石门穴(《针灸甲乙经》)。......
释义拼音D -
丹天
天象之一。指赤色的云气。《素问·五运行大论》:“丹天之气,经于牛女戊分。”谓赤色的云气横亘于牛女二宿和奎壁二宿之间。...
释义拼音D -
《丹台玉案》
综合性医书。六卷。明·孙文胤撰。刊于1636年。卷一阐述先天脉镜(专谈脉形),调摄养生,灵兰秘典(主要是脏象图说及各脏用药治法等);卷二-六结合作者多年临床治验,分别介绍伤寒、温病温疫、内科杂病、妇人、小儿、外科、五官、口齿等多种病证。每种病证按因、证、...
释义拼音D -
丹石中毒
病名。因恣意服食金石类丹药引起中毒。详见金石中毒、石药中毒条。...
释义拼音D -
丹痧烂喉
病名。见《疡科心得集》卷上。其中附王步三先生烂喉丹痧论曰:“金匮有阳毒之纹,叔和作温毒之说,其证形与今之名丹痧烂喉者极合。”即烂喉丹痧。治宜用清瘟败毒散加减。参见烂喉丹痧条。......
释义拼音D -
丹痧
病证名。又名丹疹、烂喉痧、烂喉(疒丹)痧、疫痧、疫喉、喉痧。类于猩红热。因其咽喉红肿糜烂,疹色鲜红如丹,故名。属疫疹,流行于冬春季节。多见于2-10岁小儿。由疫疠之邪从口鼻而入肺胃,初期邪在卫分,继之病邪由表入里,里热炽盛,表现为气血两燔。咽喉为肺胃之通...
释义拼音D -
丹砂
养生术语。即朱砂。原为方士炼制外丹的常用原料。《抱朴子内篇·金丹》:“而丹砂烧之成水银,积变又还成丹砂。”内丹术借指药物、内丹。《金丹四百字》:“铅汞结丹砂,耿耿紫金色。”亦为中药。......
释义拼音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