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D

拼音D 第66页

  • 大药

    原是丹家对外丹的别称,唐·杜甫《赠李白》:“苦乏大药资,山森迹如扫。”内丹术则借以用指炼养内丹所需的神、气,又称药物。《悟真篇》:“大药不求争得遇。”内丹炼成,也称金丹大药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泻泄

    病证名。即肾泄。《药症宜忌》:“肾泄,即五更及黎明泄泻者也。亦名大泻泄。”详肾泻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泻刺

    《内经》刺法名。出《灵枢·官针》。是九刺之一。“凡刺有九,……六曰大泻刺,大泻刺者,刺大脓以铍针也。”指采用铍针作排脓。“写”通“泻”,排泄之意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邪

    ①病证名。指邪气亢盛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凡刺大邪,日以小,泄夺其有余。”②病因学名词。指风邪。风为阳邪,其性轻扬、漫散。《金匮要略·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并治》:“大邪中表,小邪中里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小蒸

    小儿生理术语。古说小儿变蒸可以时日计算,分小变蒸和大变蒸两个阶段。《外台秘要》卷三十五:“小儿生三十二日一变,六十四日再变兼蒸;九十六日三变,百二十八日四变又蒸;百六十日五变,百九十六日六变又蒸;二百二十四日七变,二百五十六日八变又蒸;二百八十八日九变,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小肠交

    病名。指产后阴道直肠漏。《妇人大全良方》卷二十三:“产妇小便(指阴道)出粪,名大小肠交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脱血

    证名。出《素问·腹中论》。大量失血之症。常伴有面白肢冷,汗出气喘,脉沉微欲绝等症。急宜益气回阳,用独参汤、参附汤加龙骨、牡蛎等。如大失血后面色不华,神疲少食,则宜气血两补,选用归脾汤、八珍汤、十全大补汤、人参养营丸等。如阴血偏虚者可用加减四物汤、补营汤等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推天河水

    小儿推拿方法名。见《幼科推拿秘书·推拿手法》。指从掌心劳宫推至肘横纹。治诸热惊风之症。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头瘟

    病证名。瘟疫的一种。见《医方考·大头瘟》。又名大头风、大头痛、时毒、大头伤寒、虾蟆瘟、捻头瘟、大头天行、疫毒等。以头面部红肿为特征。多因天行邪毒侵及三阳经络所致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瘟疫源流》载大头瘟症状,发于鼻面耳项咽喉间,皆赤肿无头,或结核有根,令人多汗...

    释义拼音D
  • 大头痛

    病名。见《此事难知》卷四。即大头瘟。《医碥》卷三:“大头痛,头肿如斗,俗云大头瘟。天行疫气所发。”详见大头瘟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D
<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