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释名」土龙。
「气味」(鳄鱼甲)酸、微温,有毒。
「主治」心腹症瘕、瘰疬瘘疮、崩中带下等。
释义
「释名」土龙。
「气味」(鳄鱼甲)酸、微温,有毒。
「主治」心腹症瘕、瘰疬瘘疮、崩中带下等。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猜你喜欢
「释名」亦名荔实、马亦名鼠粘、牛蒡、大力子、蒡翁菜、便牵牛、蝙蝠刺。 「气味」(子)辛、平、无毒。(根、茎)苦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身肿欲裂。用牛蒡子二两,炒过,研细。每服二钱,温水送下。一日服三次。......
推拿穴位名。又名耳后高骨。在耳后颞骨乳突后缘微下处凹陷中。用揉按法,可治惊风抽搐,烦躁不安,外感头痛等症。《厘正按摩要术·立法》:“用两手中指、无名指,揉运耳后高骨,二十四下毕,再掐三下,治风热。”......
人体器官名。为五官之一。听觉和位觉(平衡感觉)的器官。耳的功能靠精、髓、气、血的充养,尤其与肾关系密切。肾气充足,则听觉灵敏。耳的疾患多与肾有关,也和心、肝、脾等脏有关。手太阳小肠经、足太阳膀胱经、手少阳三焦经、足少阳胆经、足阳明胃经等经脉均循行于耳。通...
证名。见《本草纲目》卷四十八鸡胆。是指耳部的疣子而言。...
病证名。出《古今医鉴》卷十二。又名儿枕、儿枕不安、块痛、产枕痛、血枕痛、血块痛、血母块、产后儿枕腹痛、产后腹中块痛等。多因产后恶露未尽,或风寒乘虚侵袭胞脉,瘀血内停所致。恶露未尽者,症见小腹硬痛拒按,或可摸到硬块,兼见恶露不下或不畅,治宜活血去瘀,方用《...
病证名。为儿枕痛之别名。《女科撮要》:“产后小腹作痛,俗名儿枕块。”详儿枕痛条。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