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G > 正文

干陷

释义

病证名。疮疡等化脓性感染内陷病证之一种。见《疡科心得集》上卷。该证多见于有头疽之化脓期或其他痈疽疮疡化脓期,因患者气血双亏,正不胜邪,难以酿脓托毒外出所致。由于应成脓而局部化脓未透,疮疡部根盘紫滞,疮顶部渐现干枯、腐烂,脓汁渐少而稀薄,色泽晦暗无光,肿势渐趋平塌下陷,自觉闷胀疼痛或微痛,发烧或觉恶寒,自汗神疲,脉虚数,甚则热盛渐致神识不爽,肢厥、脉微,出现脱证。或即现代的脓毒血症。治疗宜补养气血,托毒透邪,佐以清心安神。方选托里消毒散,另加牛黄、琥珀冲服,或用安宫牛黄丸,或紫雪丹。或证见肢冷、便溏、溲频等,宜按证加减,或以温补托里法,方用神功内托散加减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甘薯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补虚乏、益气力、健脾胃、强肾阴。功同薯蓣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干姜

    「释名」白姜。 「气味」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脾胃虚冷,吃不下饭。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,取出焙干,捣为末,加陈米粥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白开水送下。其效极验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蛤[gé]蜊[lí]

    「气味」肉:咸、冷、无毒。蛤蜊粉:咸、寒、无毒 「主治」 肉:润五脏,止消渴,开胃,治老癖。亦治寒热。妇女血块等。 蛤蜊粉: 1、气虚水肿。用大蒜十个捣成泥,加蛤蜊粉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饭前服,开水送下。积水由小便排出,即愈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葛上亭长

    「气味」辛、微温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通血闭、症块、鬼胎,余功同斑蝥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「释名」鹁鸽、飞奴。 「气味」白鸽肉:咸、平、无毒。鸽屎:辛、温、微毒。 「主治」 白鸽肉:解药毒,治恶疮、疥癣、白癜风等。 屎:(左盘龙)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狗宝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咸、平,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噎食病(数月不愈)。用狗宝研为末,每取一两,加威灵仙二两、盐二钱,共捣如泥,再加浆水一杯搅匀,去渣饮服。一天服二次。不过三日可愈。愈后服补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