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G > 正文

葛洪

释义

东晋医学家、炼丹术家、道教理论家(283-343年)。字稚川,号抱朴子。丹阳句容(今属江苏)人。世家出身,然十三岁丧父,家道中落,常带经而农,携史而樵,学问成熟很早。后从从祖葛玄弟子郑隐习炼丹术,悉得其传。太安二年(303年)从军参与镇压石冰起义,因而赐爵关内侯。后应嵇含之托去广州,得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,传其术,兼习医业,并娶鲍玄之女鲍姑为妻。后闻交趾出丹砂,求为勾漏令,并携子侄至广州,留止于罗浮山炼丹,后终于该山。着有《抱朴子》,其内篇述“神仙方药,鬼怪变化,养生延年,禳邪却祸”之事,外篇言“人间得失,世事臧否”,反映其以神仙养生为内,儒术应世为外的儒道合一思想。书中有“金丹”、“黄白”、“仙药”诸篇,是现存较早之炼丹术著作,反映了当时对化合、分解、置换等基本化学反应的初步认识,在化学史上有一定地位。其医学著作有《玉函方》(一作《金匮药方》)一百卷,分类述病,不致错杂。又著有《肘后救卒方》三卷,专述常遇急症之处理,是我国古代较早的急救医方书。且所用治疗药物均属价廉易得之品,并主张多用针灸疗法,并用歌诀形式叙述部分药物方剂的主治,颇利于一般人士学习医术。此书中首次描述了沙虱(恙虫)病、天花病,记载了竹片夹缚术裹治骨折、食道异物取出及用狂犬脑髓外敷狂犬咬伤处以防治狂犬病发作等,均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就。此书后经梁陶弘景补阙,名《补阙肘后百一方》,金·杨用道又予附广,称《附广肘后方》,即今传世之本,书虽屡易,大旨仍在,未失本意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猜你喜欢

  • 骨髓

    ①藏于骨腔中的髓质。《素问·平人气象论》:“脏真下于肾,肾藏骨髓之气也。” ②指病在骨髓,喻疾病部位较深。《灵枢·寒热病》:“络脉治皮肤,……经脉治骨髓、五脏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骨酸

    证名。骨节酸楚。出《灵枢·本神》。由肾虚精伤所致,兼见腰膝软弱而冷,属虚证;因风湿或浊毒乘袭所致者,为实证。见于痿、痹、虚劳等病。参见该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骨蚀

    病名。痈疽内陷而侵蚀于骨之病证。出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。有:“虚邪之入于身也深,寒与热相搏,久留而内着,寒胜其热,则骨疼内枯;热胜其寒,则烂肉腐肌为脓,内伤骨,内伤骨为骨蚀。”该病因久患疮疡,毒邪内着而骨被腐蚀破坏者,甚而有脓。相当于骨骺炎或骨髓炎。证治可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骨声

    骨折断端摩擦时发出的声音。骨折诊断方法之一。见《伤科补要》卷二。书中有:“骨若全断,动则辘辘有声。若骨损未断,动则无声。若有零星败骨在内,动则淅淅有声。”由于此法容易引起新的损伤,故现多弃之不用,或更引以为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骨热疳痨

    病证名。出《颅囟经》。指小儿疳疾日久,肌肉消瘦,两脚纤细,无力行走,而伴有潮热。由疳热伤阴,骨髓被灼所致。治宜清热消疳,用青蒿鳖甲汤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骨瘘疽

    病名。见《外科图说》卷三。书中有:“此证生于手阳明之间,初起如粟,渐长如赤豆,其痛不可忍,渐长大如杨梅之状,血不出,亦不生脓,毒从经络流于骨,有此疾者,宜当谨防。”或相当于骨结核之先期证候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