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G > 正文

关格

释义

㈠病名。

①小便不通与呕吐不止并见。小便不通名关,呕吐不已名格。见《伤寒保命集类要·关格病》。《医学心悟》卷三:“更有小便不通,因而吐食者,名曰关格。经云:关则不得小便,格则吐逆。”本证多系癃闭的严重阶段,见于尿毒症等疾患。

②大小便不通。大便不通名内关,小便不通名外格。《诸病源候论·关格大小便不通候》:“关格者,大小便不通也。大便不通谓之内关,小便不通谓之外格,二便俱不通为关格也。由阴阳气不和,荣卫不通故也。”

③上则呕吐,下则大小便秘结。《医贯》卷之五:“关格者,粒米不欲食,渴喜茶水饮之,少顷即吐出,复求饮复吐。饮之以药,热药入口即出,冷药过时而出,大小便秘,名曰关格。关者下不得出也,格者上不得入也。”

④呕吐而渐见大小便不通。《医醇剩义·关格》:“始则气机不利,喉下作梗;继则胃气反逆,食入作吐;后乃食少吐多,痰涎上涌,日渐便溺艰难。”因肝气犯胃,食入作吐者,宜解郁和中,用归桂化逆汤;痰气上逆,食入呕吐者,人参半夏汤;孤阳独发,阻格饮食,甚则作呃者,和中大顺汤。通治关格用二气双调饮。

㈡脉象名。人迎与寸口脉俱盛极,系阴阳离决之危象。《灵枢·终始》:“人迎四盛,且大且数,名曰溢阳,溢阳为外格。”“脉口四盛,且大且数者,名曰溢阴,溢阴为内关,内关不通,死不治。人迎与太阴脉口俱盛四倍以上,命曰关格,关格者,与之短期。”

⑶病理名词。阴阳均见偏盛,不能相互营运的严重病理状态。《灵枢·脉度》:“阴气太盛,则阳气不能荣也,故曰关;阳气太盛,则阳气弗能荣也,故曰格。阴阳俱盛,不得相荣,故曰关格,不得尽期而死也。”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钩吻

    「释名」野葛、毒根、胡蔓草、断肠草、黄藤、火把花。 「气味」辛、温、大有毒。 「主治」脚膝痹痛,四肢拘挛,恶疮疥虫,咳逆上气,喉痹咽塞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鬼臼

    「释名」九说、天说、鬼药、解毒、爵犀、马目毒公、害母草、羞天花、术律草、枸田草、独脚莲、独荷草、山荷叶、旱荷、八角盘、唐婆镜。 「气味」(根)辛、温、有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甘遂

    「释名」白泽、主田、鬼丑、陵泽、甘泽、重泽、苦泽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寒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水肿腹满。用甘遂(炒)二钱二分、牵牛一两半,共研为末,煎为水剂,随时服用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谷精草

    「释名」戴星草、文星草、流星草。 「气味」(花)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脑痛、眉痛。用谷精草二钱、地在三钱、乳香一钱,共研为末。每用半钱,烧烟筒中,熏鼻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甘蓝

    「释名」蓝菜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利关节,明耳目,久服益肾,其叶使人不思睡,其子使人多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甘蕉

    「释名」亦名芭蕉、夭苴、芭苴。 「气味」甘、大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一切肿毒。用芭蕉根捣烂涂患处。 2、流动性红色风疹。治方同上。 3、风火牙痛及虫牙痛。用芭蕉根取汁一碗,煎热含漱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