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G > 正文

广惠司

释义

元代主要的回回医药机构。元朝军队西征后。随着西征胜利,回回医药大量传入中原并逐步诞生了专门机构。这些机构的创始人是回回医生爱薛(1227-1308年)。世祖中统年间(1260-1264年)爱薛建议设西域星历、医药的专署。中统四年(1263年)世祖命其“掌西域星历、医药二司事,后改广惠司。”《元史》第八卷载:至元十年春正月,“改回回爱薛所立京师医药院,名广惠司。”故广惠司应在公元1273年就已名实俱在了。(近人另有1268、1273年之说)其任务有三:一是修制御用回回药物;二是负责用回回药物为诸宿卫士治病,特别是为回回人组成的侍卫部队治病;三是用回回药物救济在京的孤寒贫民。总之,广惠司是回回医药在中国传播的主要机关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甘薯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补虚乏、益气力、健脾胃、强肾阴。功同薯蓣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干姜

    「释名」白姜。 「气味」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脾胃虚冷,吃不下饭。和白干姜在浆水中煮透,取出焙干,捣为末,加陈米粥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白开水送下。其效极验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蛤[gé]蜊[lí]

    「气味」肉:咸、冷、无毒。蛤蜊粉:咸、寒、无毒 「主治」 肉:润五脏,止消渴,开胃,治老癖。亦治寒热。妇女血块等。 蛤蜊粉: 1、气虚水肿。用大蒜十个捣成泥,加蛤蜊粉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二十丸,饭前服,开水送下。积水由小便排出,即愈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葛上亭长

    「气味」辛、微温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通血闭、症块、鬼胎,余功同斑蝥。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「释名」鹁鸽、飞奴。 「气味」白鸽肉:咸、平、无毒。鸽屎:辛、温、微毒。 「主治」 白鸽肉:解药毒,治恶疮、疥癣、白癜风等。 屎:(左盘龙)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
  • 狗宝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咸、平,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噎食病(数月不愈)。用狗宝研为末,每取一两,加威灵仙二两、盐二钱,共捣如泥,再加浆水一杯搅匀,去渣饮服。一天服二次。不过三日可愈。愈后服补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