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H 第79页
-
河车
气功内丹术术语。系黄河逆流、三车入顶的合称。指肾间动气(精炁)及其行小周天运转,循督、任二脉升降的现象。《钟吕传道集》:“河车者,起于北方壬水之中。肾藏真气,真气所生之正气乃曰河车。”精炁沿任、督之脉运转的途径称为河车路。始从尾闾沿督脉上升逆行,称为“黄...
释义拼音H -
和阴阳
小儿推拿方法名。又名合阴阳、合二气。用拇指由小儿腕横纹两端向中间合推。有和气血、消痰延等作用。《小儿按摩经·手诀》:“从两下合之,理气血用之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H -
和血熄风
治疗学术语。系熄风法之一。治疗阴血亏虚所致肝风内动的方法。阴血不足,筋脉失养,出现手足震颤,肌肉瞤动,关节拘急不利,肢体麻木,眩晕耳鸣,面白无华,爪甲不荣,舌淡苔白,脉细等症。常用药物有白芍、生地、鸡子黄、天冬、龟板、鳖甲、牡蛎、钩藤、石决明、天麻等。....
释义拼音H -
和胃理气
治疗学术语。系理气法之一。用治疗气、痰、食、湿、火等病邪阻滞中脘,胃失和降的方法。症见脘腹胀闷,嗳气吞酸,或呕吐酸水,恶心厌食等。常用药物有陈皮、半夏、枳实、苍术、木香、香附、檀香、莱菔子等。方如越鞠丸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和胃
治疗学术语。又称和中。是治疗胃气不和的方法。胃气不和则升降功能失常,症见胃脘胀闷,嗳气吞酸,呃逆恶心,厌食,舌淡苔白等。常用药物有陈皮、半夏、木香、砂仁、枳壳、香橼、佛手等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和凝(898-955年)
五代时文学家、法医学家。字成绩。郓州须昌(今山东东平)人。幼时颖敏好学,十七岁举明经,十九岁登进士第。好文学,长于短歌艳曲。曾任翰林院学士、中书侍郎平章事、太子太傅等职。尝取古今史传所讼断狱、辨雪冤枉等事,着为《疑狱集》两卷(951年)。子和(山蒙)又增...
释义拼音H -
和髎
经穴名。出《针灸甲乙经》。属手少阳三焦经。手、足少阳,手太阳之会。在头侧部,当鬓发后缘,平耳廓根之前方,颞浅动脉的后缘。布有耳颞神经的分支,面神经颞支和颞浅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耳鸣,牙关紧闭,颈颌肿痛等。斜刺0.3-0.5寸,避开动脉。艾条灸5-10分钟...
释义拼音H -
和解少阳
治疗学术语。系和法之一。治疗外感热病邪在少阳半表半里之间的方法。症见往来寒热,胸胁苦满,口苦,咽干,目眩,心烦喜呕,嘿嘿不欲饮食,脉弦等。方用小柴胡汤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和解
治法之一。①即和法。详该条。②指用轻剂进行调治。《伤寒论·辨霍乱病脉证并治》:“吐利止,而身病不休者,当消息和解其外,宜桂枝汤小和之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H -
和缓
“医和”和“医缓”的合称,履贯均欠详。以其医术高明,后人遂将“和缓”作为良医的誉称。...
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