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 > 正文

虎掌

释义

「释名」虎膏、鬼。

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有大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中风口噤目闭。用天南星研为末,加白龙脑等分,调匀。每次用手指点末擦啮二、三十遍,口自开。此方名“开失散”或“破棺散”。

2、小儿惊风。用一两重的天南星一个,放酒中浸透。取出,安新瓦上,周围用炭火炙裂。放冷,出火毒。研为末,加朱砂一分。每服半钱,荆芥汤调下。每日空心服一次。午时再服一次。此主名“坠涎散”。

3、口眼斜。用天南星(生)研为末,自然姜汁调匀。病在左,敷右侧;病在右,敷左侧。

4、角弓反张。用天南星、半夏,等分为末,姜汁、竹沥灌下一钱。同时烘炙印堂。

5、痰迷心窍(心胆被惊,神不守舍,恍惚健忘,妄言妄见)。用天南星一斤,先掘一土坑,以炭火三十斤烧红,倒入酒五升,渗干后,把天南星安放在内,用盆盖住,勿令走气。次日取出研为末,加琥珀一两、朱砂二两,共研细,以生姜汁调面将药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五十丸,煎人参、石菖蒲汤送下。一天服三次此方名“寿星丸”。

6、吐泄不止,四肢厥逆,甚至不省人事。用天南星研为末,每服三钱,加枣二枚,水二盅,煎取八成,温服。无效,可再服。此方名“回阳散”。

7、小儿解颅(囟门不合,鼻塞不通)。用天南星炮过,去皮,研为末,加淡醋调匀摊布上,贴囟门,再把手烘热,频频在囟门处摩熨。

8、下颚脱。用天南星末,调姜汁涂两颊,一夜即能使关节处长原。

9、喉风喉痹。用天南星一个,挖空,放入白僵蚕七枚,纸包煨熟,研为末,姜汁调服一钱。病重者灌下,吐涎即愈。此方名“如圣散”。

10、身面疣子。用醋调天南星末涂搽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海金沙

    「释名」竹园荽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热淋急痛。用海沙草阴干,研末。每服二钱,煎生甘草汤调上。药中加滑石亦可。 2、小便不通,脐下闷满。用海金沙一两、腊南茶半两、一起捣碎。每服三钱,生姜、甘草煎汤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虎杖

    「释名」苦杖、大虫杖、斑杖、酸杖。 「气味」(根)微温。 「主治」 1、小便淋。用虎杖为末,每服二钱,米汤送下。 2、月经不通。用虎杖三两,凌霄花、没药各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一钱,热酒送下。又方:虎杖一斤,去头,晾干,研细,在五斗吕中浸一夜,煎取二斗。加土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荭[hóng]草

    「释名」游龙、石龙、天蓼、大蓼。 「气味」(实)咸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消渴、去热、明目益气、亦治瘰疬、痞块。荭草的花能散血、消积、止痛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胡芦巴

    「释名」亦名苦豆。 「主治」 1、小肠气痛。用胡芦巴炒过,研细。每服二钱,茴香酒送下。 2、肾脏虚冷,腹胁胀满。用胡芦巴(炒)二两,熟附子、硫磺各七钱五分,共研为末,加酒煎曲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至四十丸,盐汤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红蓝花

    「释名」亦名红花、黄蓝。 「气味」(花)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疾兼腹内血气痛。用红花一两,分为四份。先取一份以酒一升,煎成一杯半,一次服下。不止,再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藿香

    「释名」兜娄婆香。 「气味」(枝叶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霍乱吐泻用藿香叶、陈皮各半两,加水二碗,煎成一碗,温服。 2、暑天吐泻。用滑石(炒)二两、藿香二钱半、丁香五分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、二钱,淘米水调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