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 > 正文

蛔虫

释义

「释名」人龙。

「气味」大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多年风眼。用蛔虫五条,晒干,研为末,加腻粉一钱、石胆半钱,共研为末点眼。每日二、三次。

2、一切冷瘘。和人吐蛔虫烧灰涂搽。涂前以甘草汤洗净患处。

3、小儿赤眼(胎赤眼或风赤眼)。用小儿吐出的蛔虫二条,装磁盒中,纸封好,埋湿地内。过五天取出,收存汁水。每日以箸蘸汁点眼。此方名“玉箸煎”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蛤蟆

    「释名」惊蟆。 「气味」辛、寒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热邪病。用蛤蟆(烧灰)、朱砂,等分为末,每服一钱,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,极效。 2、瘰疬溃烂,用黑色蛤蟆一个,去肠,火焙,研为末,调油敷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寒号虫

    「释名」独舂。屎名五灵脂。 「气味」(五灵脂)甘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心腹痛及小肠疝气(包括妇女妊娠期间及产后心痛、小腹痛、血气痛等症)。用五灵脂、蒲黄,等分研末,以醋二杯调末成膏,加水一碗,煎至七成,乘热服下。痛未止,可再服。以酒代醋亦可,或有醋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「释名」仙禽、胎禽。 「气味」白鹤血:咸、平、无毒。卵: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白鹤血:益气力,补虚乏,去风益肺。 脑:和天雄、葱实服,令人目明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「释名」乌徒、大虫、李耳。 「气味」虎骨:辛、微热、无毒。虎肉: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虎肉:益气力,止多唾,治疟及恶心欲呕。 虎骨: 1、臂胫疼痛。用虎胫骨二两(捣碎炙黄)、羚羊角屑一两,新芍药二两(切细),都用酒泡七日(秋冬时加倍)。每日空腹饮一杯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黄明胶

    「释名」牛皮胶、水胶、海犀膏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肺痿吐血。用黄明胶(炙干)、花桑叶(阴干)各二两,研为末。每服三钱,生地黄汁调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海马

    「释名」水马。 「气味」甘、温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多年症块。用海马一对,木香一支,大黄(炒)、白牵牛(炒)各二两,巴豆四十粒,另取青皮二两,经童便浸软后,包巴豆再放童便中浸泡七天,取出,用麸烽成黄色,去豆不用,只用青皮,同上开各药共研为末。每服二...

    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