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厥证之一。又名阴厥、冷厥。指肢体厥冷由于阳衰阴盛所致。《素问·厥论》:“阳气衰于下,则为寒厥。”又:“寒厥之为寒也,必从五指而上于膝者,阴气起于五指之里,集于膝下而聚于膝上,故阴气胜则从五指至膝上寒。其寒也,不从外,皆从内也。”《医方考》卷五:“阳气衰乏者,阴必凑之。令人五指至膝上皆寒,名曰寒厥。寒厥者,寒气逆于下也。”寒厥除四肢厥冷外,每有身冷面青,蜷卧,指爪发青,腹痛便溏,或完谷不化,小便自利,不渴,甚则不省人事。《杂病源流犀烛·诸厥源流》:“寒厥宜附子理中汤。而寒厥又有因气虚者,宜参芪益气汤;又有手足冷,表热里寒,下利清谷,食入即吐,脉沉者,宜四逆汤。”宜可用四厥汤。参见厥、冷厥、阴厥等条。
寒厥
释义

释义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猜你喜欢
-
回气
经外穴别名。即回气。参见该条。...
释义拼音H -
《回澜社医书四种》
医学丛书。汪绍达辑。刊于1929年。包括《叶天士家传秘诀》、《慎疾刍言》、《李翁医记》及(日)今村亮《医事启源》四种。现存1929年上海回澜社影印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回发五处
经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四引徐嗣伯灸治风眩:“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度之寸数,便以其绳一头更度鼻,尽其两边两孔间,得鼻度之寸数,中屈之,取半;合于口之全度,中屈之;先觅头上回发,当回发灸之。以度度四边左右前后,当绳端而灸。前以面为正。”即以头顶...
释义拼音H -
《洄溪医案》
医案著作。清·徐大椿撰。初未刻印,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。所收医案以内科杂证为主,治法灵活多变,随证而施,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,对读者颇多启发。现存多种清刻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H -
《洄溪脉学》
脉学著作。一卷。原题清·徐灵胎撰。本书阐析脉位、审象、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,分述大、小、清浊诸脉,冲阳、太溪脉、真脉、孕脉、五脏脉,新病久病、高、章、纲、煠卑、损、太素脉等。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,又非系统之作,但论述简要,颇能发挥己见。后编入《徐...
释义拼音H -
回阳救逆
治疗学术语,系温法之一。回阳,挽回阳气;救逆,救治厥逆。多用于阳气将脱的危急证。症见汗出不止,呕吐泻利,四肢厥冷,身体疼痛,脉微欲绝等,急用四逆汤或参附汤之类温经散寒,回阳救逆。......
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