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 > 正文

寒疟

释义

病名。疟疾之一。《素问·疟论》:“夫寒者,阴气也;风者,阳气也。先伤于寒,而后伤于风,故先寒而后热也。病以时作,名曰寒疟。”与风疟在症候的区别是:“风疟,疟发则汗出恶风,……《素问·刺疟》。后世对寒疟又有以下看法。

①指寒邪内伏,至秋凉而发病者。《证治汇补·疟疾章》:“纳凉之风寒,沐浴之水寒,先伏于腠中,因秋风凉肃而发。其证腰背头项疼痛,先寒后热,治当大汗。”用柴胡桂枝干姜汤、柴胡栝楼干姜汤,或用羌活、柴胡、桂枝、草果、苏叶、厚朴等药。参见疟疾条。

②指太阳经和阳明经疟。其发病多为先受暑热之气,复有寒邪外束所致。《症因脉治·外感疟疾》:“寒疟之证,《内经》云:先寒后热,腰背头项痛,脊膂强,呵欠呻吟,始则寒极而战动,终则大热而汗解,发在午前者,此太阳经疟;若目痛鼻干,寒栗鼓颔,略寒即热,发在午后者,此阳明经疟。以上二条,乃《内经》寒邪伤营,名寒疟之证也。寒疟之因,夏伤暑热热气,入于皮肤之内、肠胃之外,营气所舍之处,又值早晚寒冷邪,外束暑热,至日中阳旺之时,发泄不出,后感寒邪近表,是以先寒;先感暑热在里,是以后热,此先寒后热之疟作矣。”太阳经疟,用桂枝羌活汤;阳明经疟,用桂枝葛根汤。如属少阳经疟,选用桂枝柴胡汤、太阳、阳明、少阳三经证俱见者,亦以此三方加减。参见疟疾有关条目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猜你喜欢

  • 回气

    经外穴别名。即回气。参见该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《回澜社医书四种》

    医学丛书。汪绍达辑。刊于1929年。包括《叶天士家传秘诀》、《慎疾刍言》、《李翁医记》及(日)今村亮《医事启源》四种。现存1929年上海回澜社影印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回发五处

    经外穴名。《千金要方》卷十四引徐嗣伯灸治风眩:“灸法,以绳横度口至两边,既得口度之寸数,便以其绳一头更度鼻,尽其两边两孔间,得鼻度之寸数,中屈之,取半;合于口之全度,中屈之;先觅头上回发,当回发灸之。以度度四边左右前后,当绳端而灸。前以面为正。”即以头顶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《洄溪医案》

    医案著作。清·徐大椿撰。初未刻印,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。所收医案以内科杂证为主,治法灵活多变,随证而施,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,对读者颇多启发。现存多种清刻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《洄溪脉学》

    脉学著作。一卷。原题清·徐灵胎撰。本书阐析脉位、审象、因形气以定诊等总论内容,分述大、小、清浊诸脉,冲阳、太溪脉、真脉、孕脉、五脏脉,新病久病、高、章、纲、煠卑、损、太素脉等。内容较之传统脉学有一些差异,又非系统之作,但论述简要,颇能发挥己见。后编入《徐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回阳救逆

    治疗学术语,系温法之一。回阳,挽回阳气;救逆,救治厥逆。多用于阳气将脱的危急证。症见汗出不止,呕吐泻利,四肢厥冷,身体疼痛,脉微欲绝等,急用四逆汤或参附汤之类温经散寒,回阳救逆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