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 > 正文

火陷疔

释义

病名。疔疽之发于唇口而色赤黄者。出《外科正宗》卷二。该病多生于唇、口、手掌指节间,初起症见局部生一红黄色小疱,痒痛间作,或痛痒剧烈难忍,甚则左右肢体麻木,寒热交作,头晕眼花,心烦发躁,或更言语昏愦。多因心经毒火蕴结而成,故名。或名心疔。治参疔疮条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厚朴

    「释名」烈朴、赤朴、厚皮。树名榛,子名逐折。 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脾胃虚损。用厚朴(去皮,切片)、生姜(连皮,切片)二斤,在水五升中同煮干,去姜,焙朴,再以干姜四两、甘草二两,同厚朴一起,在水五升中煮干,去甘草,焙闰、朴为末加枣肉、生姜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海桐

    「释名」刺桐。 「气味」(木皮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腰膝痛。用海桐皮二两,牛膝、芎、羌活、地骨皮五加皮各一两、甘草五钱,薏苡仁二两,生地黄十两,一起洗净、焙干,研细,布包好浸酒中(冬季浸二两,夏季浸一周)。每日早晚空心各饮一碗。此方不得随意增减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「气味」 槐实(按:亦称槐角):苦、寒、无毒。 槐花:苦、平、无毒。 槐叶: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木皮、根白皮: 1、中风身直,有能转动。用槐皮(黄白者)切细,加酒或水六升,煮成二升,分次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合欢

    「释名」合昏、夜合、青裳、萌葛、乌赖树。 「气味」(木皮)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肺痈。取合欢皮一掌大,加水三升,煮成一半,分二次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诃黎勒

    「释名」诃子。 「气味」苦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下气消食。用诃子一枚,研为末,另以水一升,在瓦器中煎开几次后下药,再煎开几次,加盐少许饮服。又方:夜含诃子一个,天明时嚼咽。又方:用诃子三枚,包湿纸中煨熟。去核细嚼,牛乳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虎耳草

    「释名」石荷叶。 「气味」微苦、辛、寒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耳出脓。用虎耳草捣汗滴耳内。 2、痔疮肿痛。用虎耳草阴干,烧烟放桶中熏疮痛处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