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H

拼音H 第60页

  • 齁喘

    证名。见《医说》卷四。又称齁(鼻合)。指喘急而喉中痰鸣,鼻息气粗声高。多因过食鱼虾盐咸,内有积痰寒饮,外感寒邪,外寒与内饮搏击,肺气壅阻所致。《金匮翼·齁喘》:“齁喘者,积痰在肺,遇冷即发,喘鸣迫塞,但坐不得卧,外寒与内饮相搏,宜小青龙汤主之;若肺有积热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指呼吸时鼻子所发出的声音。《医学入门》卷首:“齁,音侯。齁(鼻合),鼻息也。”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齁[hōu]䶎[hē]

    病证名。又名齁xx。指小儿因有痰母而引起气促喘急,喉间若拽据声。多因小儿脾肺脆弱,乳食停滞,或暑湿内侵心肺,化热生风生痰,痰积成母而遇调护失宜,或节令变迁而引发。见于小儿支气管哮喘。体实者,治宜去风降痰;久病体虚者,治宜益气化痰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遵

    (1120-1174年)南宋医家。字景严。鄱阳(今江西波阳)人。任翰林学士,兼吏部尚书,干道六年(1170年)撰《集验方"˃洪氏集验方》六卷,于江淮间流传,为医家所接受。另着《泉志》,为现存最早之钱币学著作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肿

    证名。水肿之剧者。《金匮要略·水气病脉证并治》:“风气相击,身体洪肿,汗出乃愈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身面卒洪肿候》:“身面卒洪肿者,亦水病之候,肾脾虚弱所为。”见于风水、皮水、石水等病证,亦可见于脚气、鼓胀、肠覃、石瘕等证,须辨属气属血,随证施治(见《三因极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正立

    清初医家。字参岐。新安(今安徽徽州地区)人。以医术知名。行医于河南临汝一带。曾将龚廷贤所纂《医学入门万病衡要》(又称《医衡》)六卷,重加编录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兆芳

    清代医家。字锦斋。婺源(今属江西)人。仕九品官。精于医,尤善幼科,活人以千计。着《婆心集》一卷,未见刊行。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瞻陛(?-1860年)

    清代医家。字子升。号雨芗。浙江临海人。道光六年(1826年)优贡,二十年(1840年)举顺天乡试,由官学教习补四川双流知县。工诗善书,精医术。着《仲景医论正解》一书,未见传世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蕴(937-1004年)

    北宋医僧。本姓蓝。潭州长沙(今湖南长沙)人。年十三出家于开福寺,习方技之书,后游京师,以医术知名。太祖召见,赐紫方袍,号广利大师。太平兴国中(公元976-983年)诏购医方,乃录古方数十以献。真宗在蜀邸,蕴以方药谒见。咸平初(公元998年),补右街首座,...

    释义拼音H
  • 洪玥

    明代医家。歙县(今属安徽)人。幼孤贫,好学多闻,初习儒,后因母多病,弃儒从医,长于外科。着《外科秘要》,已佚。...

    释义拼音H
<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