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J

拼音J 第85页

  • 解溪

    经穴名。出《灵枢·本输》。别名草鞋带。属足阳明胃经。经(火)穴。在足背与小腿交界处的横纹中央凹陷中,当(母)长伸肌腱与趾长伸肌腱之间。布有腓浅神经,腓深神经和胫前动、静脉。主治头痛,眩晕,目赤,腹胀,便秘,癫狂,头面浮肿,下肢痿痹,脚腕无力等。直刺0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《解围元薮》

    麻风专着。四卷。明·沈之问辑于1550年。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、三十六风、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、治疗方剂等。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,载方249首。现存清刻本,1949年后有排印本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索脉

    十怪脉之一。脉在筋肉之上,乍疏乍密,散乱无序,如解乱绳之状,多主肾与命门之气皆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剖

    分散。指用器械剖割尸体以了解人体内部各器官的形态、位置、构造及其相互关系。《灵枢·经水》:“若夫八尺之士,皮肉在此,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,其死可解剖而视之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脉

    足太阳经散在腘窝部的血络。“解”是分散或关节的意思。《素问·刺腰痛论》:“解脉令人腰痛,痛引肩,目(目巟)(目巟)然,时遗溲。刺解脉,在膝筋肉分间,郄外廉之横脉,出血,血变而止。”指刺浮郄、委阳部的血络。又说:“解脉令人腰痛,如引带,常如折腰状,善恐。刺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颅眼白多

    病证名。小儿解颅黑睛少,白睛多,伴头大,颅缝开解,囟大筋青等。见于脑积水。《小儿药证直诀》:“儿本虚怯,由胎气不成,则神不足,目中白睛多,其颅即解,面色(白光)白,此皆难养,……又肾气不足则下窜。”治宜补肾,六味地黄丸主之。参见解颅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颅

    病证名。出《诸病源候论》。又名囟开不合、囟解。指小儿到一定年龄,囟门应合而不合,头缝开解以致囟门较正常为大,或可见囟门部稍稍隆起。正常小儿的颅骨缝,大都在出生六个月间时,开始骨化,后囟在二至四个月时闭合,前囟在一岁至一岁半时闭合。如延迟不合,多由父母精血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痉

    治疗学术语。又称镇痉。用平肝、镇潜、祛风的药物解除震颤、手足痉挛及角弓反张等症,称解痉。参熄风条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肌

    治疗学术语。即解除肌表之邪。是对外感证初起有汗的治法。出《伤寒论·辨太阳病脉证并治》。《伤寒来苏集》:“解肌者,解肌肉之汗也。”《温病条辨》:“伤寒非汗不解,最喜发汗;伤风亦非汗不解,最忌发汗,只宜解肌,此麻桂之异其治,即异其法也。温病亦喜汗解,最忌发汗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解惑

    ①解除迷惑。《素问·气穴论》:“令余所访问者真数,发蒙解惑,未足以论也。”②五节刺之一。《灵枢·刺节真邪》:“余闻刺有五节……一曰振埃,二曰发蒙,三曰去爪,四曰彻衣,五曰解惑。”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<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