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J > 正文

蒺藜

释义

「释名」名茨、旁通、屈人、止行、休羽、升推。

「气味」(子)苦、温、无毒。(白蒺藜:甘、温、无毒)。

「主治」

1、腰脊痛。用蒺藜子捣成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胡豆大,每服二丸,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
2、通身浮肿。有杜蒺藜每日煎汤洗。

3、大便风秘。用蒺藜子(炒)一两、猪牙皂荚(去皮、酥炙)五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钱,盐茶汤送下。

4、月经不通。有杜蒺藜、当归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米汤送下。

5、难产(胎在腹中,胞衣亦不下;或者胎死)。用蒺藜子,贝母各四两,共研为末,米汤冲服三钱。过一会如仍不下,可再次服药。

6、蛔虫病。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,阴干收存。每服一匙,一天服三次。

7、多年失明。用初秋采集的蒺藜子,阴干捣成散,饭后服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
8、牙齿动摇。用蒺藜去角,生研五钱,加水淡浆水半碗,盐少许,温时漱口,甚效。或以蒺藜根烧灰贴牙,亦能固齿。

9、鼻塞多年,不闻香臭。用蒺藜两把,加水一大碗煮取半碗,先令病人仰卧。满口含饭。随好以药汁一合灌入鼻中,如不通,可再灌。至鼻中喷出一、两个小肉坨(息肉)子,病即愈。

10、面上瘢痕。用蒺藜子、山栀子各一合,共研为末。加醋调匀。夜涂脸上,清晨洗去。

11、白癜风。用白蒺藜子六两,生捣为末。每服二钱,热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一月后断根。服至半月时,白处见红点,即预示有效。

12、疔肿。用蒺藜子一升,火熬,捣烂,以醋调匀封疮上。拔根即愈。

13、蠼螋尿疮。用蒺藜叶捣烂敷患处。如无叶,可用子代替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决明

    「释名」马蹄决明。 「气味」(子)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多年失明。用决明子二升研为末,每服一匙,饭后服,稀粥送下。 2、青盲、雀目(按:青盲是外观正常,但不见物,雀目即夜盲)。用决明一程序、地肤子五两,共研为末,加米汤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每服二、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鸡冠

    「气味」(苗、子、花)甘、凉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吐血不止。用白鸡冠花,在醋中浸煮七次,取出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热酒送下。 2、便血。用鸡冠花、椿根皮,等分为末,加炼蜜和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黄芪汤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「释名」节华、女节、女华、女茎、日精、更生、傅延年、金蕊、阴成、周盈。 「气味」(花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热头痛。用菊花、石膏、川芎各三钱,共研为末。每服一钱半,茶调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假苏

    「释名」姜芥、荆芥、鼠萤。 「气味」(茎、穗)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风热头痛。用荆芥穗、石膏,等分为末。茶调下。 2、风热牙痛。用荆芥根、乌桕根、葱根等分,煎汤随时含漱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荆三棱

    「释名」京三棱、草三棱、鸡爪棱、黑三棱、石三棱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症瘕鼓胀,用三棱根切一石,加水五石煮成三石,去渣,再煮,得汁三培。隔水明显成膏,浓如稠糖。每天早晨服一小匙,酒送下。又方:荆三棱、青皮、陈皮、木香各半两,肉豆蔻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姜黄

    「释名」宝鼎香。 「气味」(根)辛、苦、大寒、无毒(一说性热)。 「主治」 1、心痛难忍。用姜黄一两、桂三两,共研为末,每服一钱,醋汤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