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J > 正文

释义

「气味」(米酒)苦、甘、辛、大热、有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米酒:行药势,通血脉,润皮肤,散湿气,除风下气,解马肉、桐油毒。

2、愈疟酒:治诸疟疾,频频温饮。

3、五加皮酒:支闰切风湿痿痹,壮筋骨,填精髓

4、薏苡仁酒:去风湿,强筋骨,健脾胃。

5、五加皮酒:去一切风湿痿痹,壮筋骨,填精髓

6、女贞皮酒:治风虚,补腰膝。

7、地黄酒:补虚弱,壮筋骨,通血脉,台腹痛,变白发。

8、当归酒;和血脉,坚筋骨,止诸痛,调经水。

9、菖蒲酒:治风痹,通血脉,疗骨痿。

10、枸杞酒:补虚弱,益精气,去冷风,壮阳道,止目泪,健腰脚。

11、人参酒。补中益气,通治诸虚。

12、茯苓酒:治头风虚眩,暖腰膝,主五劳七作伤。

13、桑椹酒。补五脏,明耳目,治水肿。

14、蜜酒。治风疹、风癣。

15、蓼酒。久服聪耳明目、脾胃健壮。

16、姜酒。澡贪苋、发热、心腹冷痛。

17、葱豉酒。解烦热,补虚劳,治伤寒头痛寒热及冷痢肠痛,解肌发汗。

18、茴香酒。治肾气痛、扁坠牵引及心腹痛。

19、缩砂酒。消食、和中、下气,治心腹痛。

20、茵陈酒。治风疾、筋骨挛急。

21、百部酒:治一世新旧咳嗽。

22、海藻酒:治瘿气。

23、松节酒:治冷风虚弱、筋骨挛痛、脚气缓痹。

24、竹叶酒:治诸风热病。

25、麻仁酒:治骨髓风毒痛、脚气缓痹。

26、红曲酒:治腹中及产后瘀血。

27、花蛇酒:治诸风顽痹、瘫痪挛急、恶疮疥癣。

28、蝮蛇酒:治恶疮诸瘘、恶风顽痹癫疾。

29、豆淋酒:破血去风,治男子中风口歪、阴毒腹痛及小便尿血。亦治妇女产后一切中风疾病。

30、虎骨酒:治臂胫疼痛、历节风、肾虚、膀胱寒痛。

31、鹿茸酒:澡阳虚痿弱、小便频数、劳损诸虚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金牙石

    「释名」亦名黄牙石。 「气味」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虚劳湿冷。缓弱,不能行走。用金牙石、细辛、莽草、防风、地肤子、地黄、附子、菌蓣、续断、蜀椒、蒴根各四两,独活一斤。共药十二味。金牙石捣碎后,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,其余十一味,切成薄片,合装入一大袋子里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金星石

    「释名」金星石,石外有金色麸片;银星石,石外有银色麸片。两者的药效,大体相似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吐血咳血。用金星石、银星石、玄精石、不灰木、阳起石、云母石各等分。取坩锅一个,铺冬月水牛粪一、二寸,铺约一层,铺灰二寸,又铺药一层,如此重复铺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浆水

    「释名」亦名酸浆。粟米煮熟后,放在冷水里,浸五、六天,味变酸,面上生白花,取水作药用。但浸至败坏,则水有害。 「气味」甘酸、微温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井泉水

    「释名」井水因来源不同,可以分为几类:远从地下泉来的,水质最好;从近处江湖渗进来的,属于次等;有城市沟渠污水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鸡菌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益胃清神,治痔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蕨[jué]

    「气味」(萁、根)甘、寒、滑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去暴热,利水道。用根烧灰油调,可治蛇虫伤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