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J > 正文

释义

证名。

①遇事易惊或无故自惊之证。出《素问·大奇论》。亦称喜惊、惊伤。因火热烁动于心,而心动神乱,或正虚触事易惊。《张氏医通·神志门》:“夫惊虽主于心,而肝胆脾胃皆有之。惊是火热烁动其心,心动而神乱也。若因内气先虚,故触事易惊,或卒然闻响大声,目击异物,遇险临危,皆使人有惕惕之状也。”治用温胆汤加熟枣仁,或选用远志丸、妙香散、平补正心丹、龙齿清魂散等方。《杂病源流犀烛》卷六治因大惊而病者,用黄连安神丸;由肾虚而惊者,用人参、黄芪、当归、白术、元参、陈皮、黄柏;由胆虚而惊者,用人参、枳壳、肉桂、五味子、枣仁、熟地、杞子、柏子仁;由肝胆俱虚者,用酒化鹿角胶,空服下五钱;由心气不足,神不定而惊者,用妙香散;由肝虚受风,卧若惊状者,用珍珠母丸;由血虚而惊者,用朱砂安神丸;由痰盛而惊者,用加味定志丸;由思虑过度而惊者,用清心补血汤;由气血俱虚而惊者,用养心汤。参见喜惊、惊伤条。

②生理名词。七情之一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金牙石

    「释名」亦名黄牙石。 「气味」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虚劳湿冷。缓弱,不能行走。用金牙石、细辛、莽草、防风、地肤子、地黄、附子、菌蓣、续断、蜀椒、蒴根各四两,独活一斤。共药十二味。金牙石捣碎后,单独装在一个小袋子中,其余十一味,切成薄片,合装入一大袋子里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金星石

    「释名」金星石,石外有金色麸片;银星石,石外有银色麸片。两者的药效,大体相似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吐血咳血。用金星石、银星石、玄精石、不灰木、阳起石、云母石各等分。取坩锅一个,铺冬月水牛粪一、二寸,铺约一层,铺灰二寸,又铺药一层,如此重复铺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浆水

    「释名」亦名酸浆。粟米煮熟后,放在冷水里,浸五、六天,味变酸,面上生白花,取水作药用。但浸至败坏,则水有害。 「气味」甘酸、微温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井泉水

    「释名」井水因来源不同,可以分为几类:远从地下泉来的,水质最好;从近处江湖渗进来的,属于次等;有城市沟渠污水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鸡菌

   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益胃清神,治痔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
  • 蕨[jué]

    「气味」(萁、根)甘、寒、滑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去暴热,利水道。用根烧灰油调,可治蛇虫伤。...

    释义拼音J