证名。口角自流清涎。
①病因脾气虚衰,不能收摄津液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谓口角流涎,为太阴脏气之脱。《医钞类编》治舌纵涎下多唾,或口角流涎不止,口眼斜,手足痿软,用神龟滋阴丸。《张氏医通》治气虚挟痰,卒然晕倒,口眼斜,口角流涎者,用六君子汤加秦艽、天麻、姜汁、竹沥。
②病在中焦。胃热则流热涎。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,绵绵不已。治法若因胃家有热得,宜清胃泻火,用清胃散加减。
③因虫积者,宜杀虫消疳,可选用乌梅丸加减。
释义
证名。口角自流清涎。
①病因脾气虚衰,不能收摄津液所致。《景岳全书·杂证谟》谓口角流涎,为太阴脏气之脱。《医钞类编》治舌纵涎下多唾,或口角流涎不止,口眼斜,手足痿软,用神龟滋阴丸。《张氏医通》治气虚挟痰,卒然晕倒,口眼斜,口角流涎者,用六君子汤加秦艽、天麻、姜汁、竹沥。
②病在中焦。胃热则流热涎。症见涎唾从口角流出,绵绵不已。治法若因胃家有热得,宜清胃泻火,用清胃散加减。
③因虫积者,宜杀虫消疳,可选用乌梅丸加减。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「释名」亦名杨梅青。 「气味」甘、酸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眼睛昏花不明。用空青少许,露一夜,次日,点眼。 2、翳障。用空青、矾石(烧过)各一两,贝子四枚,共研细,每日点眼。又方:空青二钱,蕤仁(去皮)一两,片脑三钱,共研细,每日点眼。......
「释名」锦荔枝、癞葡萄。 「气味」(瓜)苦、寒、无毒。(子)苦、甘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(瓜)除邪热,解劳乏,清心明目。(子)益气壮阳。...
「释名」苦瓠、匏瓜。 「气味」(瓤、子)苦、寒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黄疸肿满。有苦瓠瓤如在枣大小,泡童便中一时,取出两小团塞鼻孔中,深吸气。有黄水排出,几次后即愈。又方:用瓠瓤熬黄为末,每服半钱,一天服一次,十天病愈。......
「释名」名荼、苦苣、苦荬、游冬、褊巨、老鹳菜、天香菜。 「主治」 1、血淋、尿血。用苦荬一把,加酒、水各半煎服。 2、喉痹。用若荬捣汁半碗,加开水泡灯心取汁半碗,调匀服。......
「释名」陵蠡、土蜗、托胎虫、鼻涕虫、蜒蚰螺。 「气味」咸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蜈蚣咬伤。用蛞蝓生捣敷涂。 2、痔热肿痛。用大蛞蝓一个捣中泥,加龙脑三分、胭脂坯子半钱,敷患处。敷药前。以石薜煮水熏洗更好。......
「释名」活师、活东、玄鱼、悬针、水仙子、蛤蟆台。 「主治」 1、热疮、疥疮。用蝌蚪捣烂敷涂。 2、染须发。用蝌蚪、黑桑椹各半斤瓶中封固,百日化泥,取涂须发,永黑如漆。...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