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L > 正文

绿豆

释义

「气味」绿豆:甘、寒、无毒。绿豆粉:甘、凉、平、无毒。豆皮:甘、寒、无毒。豆芽:甘、平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豆皮:解热毒,退目翳。

豆芽:解酒毒、热毒。

绿豆:

1、小儿丹肿。用绿豆五钱、大黄二钱,共研为末,加生薄荷汁和蜜,调匀敷涂。

2、赤痢不止。用大麻子大水中三末滤汁,煮绿豆吃,极效。

3、消渴。用绿豆煮粥吃。

4、痘后痈毒。用绿豆、赤小豆、黑大豆,等分为末,醋调匀时时扫涂患处。此方名“三豆膏”。

5、水肿。用绿豆二合半、大附子一只(去皮脐,切作两片),加水三碗,煮熟,临卧时空心食豆。次日将原附子两片又各切为二,另以绿豆二合半如前煮食。第三日照第一日,第四日照第二日食豆。水从小便下,肿自消。未消可多吃几次,忌食生冷、毒物、盐、酒。

绿豆粉:

1、霍乱吐利。用绿豆粉、白糖各二两,新汲水调服即愈。

2、解砒毒。用绿豆粉、寒水石等分,加蓝根汁调服三至五钱。

3、署天痱疮。用绿豆粉二两、滑石一两,调匀扑患处。药中亦可加蛤粉二两。

4、肿毒初起。用绿豆粉炒成黄黑色,加皂荚粉一两,醋调敷。皮破者。用油调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「气味」果实:苦、酸、微温、无毒。核仁:苦、平、无毒。根白皮(树皮刮去外层皱皮后炙黄入药):大寒、无 「主治」 果实:肝病人宜食。 核仁:利小肠,下水气,消浮肿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「气味」粟米:咸、微寒、无毒 「主治」 粟米: 1、胃热消渴。用陈粟米煮饭吃。 2、反胃吐食(脾胃气弱,食不消化)。用粟米半升,捣成粉,加水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取七枚煮熟,放一点盐,连汁穿梭心吞服,或加少许醋吞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「气味」黄粱米:甘、平、无毒。白粱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青粱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黄粱米:止霍乱下痢,利小便,除烦热。 白粱米: 1、胃虚呕吐。用白粱米汁二合、姜汁一合,和匀服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「释名」赤黍名门、糜,白黍中芑,黑黍中季节距,一稃二米名痞。 「气味」黍米:甘、温、无毒。久食令人多热烦。丹黍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黍茎和根:辛、热、有小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梁上尘

    「释名」指古屋里的倒挂尘,亦名乌龙尾、烟珠。同时,要烧领烟尽,筛取末入药。 「气味」辛、苦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反胃。用梁上尘调黑驴尿服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雷丸

    「释名」雷实、雷矢、竹苓。 「气味」苦、寒、有小毒辣。 「主治」 1、下寸白虫(绦虫)。和雷丸,水浸,去皮,切细,焙为末。五更时,吃炙肉少许,随即以稀粥送服药末一匙,上半月服药,效果轻好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