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L > 正文

冷秘

释义

病证名。因阴寒凝结腑气不通所致的便秘。又名阴结。《圣济总录·大小便门》:“下焦虚冷,窘迫后重,是谓冷秘。”《医述》:“冷秘者,冷气凝结,津液不通,如天寒地冻,水结成冰之义。”治宜八味丸、半硫丸,温而通之。”证见便秘、唇淡口和,舌苔白,小便清,喜热恶寒。宜用温药而兼润燥之法,理中汤加归芍主之(《医学心悟·大便不通》)。参见大便秘结条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闾[[lǘ]]茹

    「释名」离娄、掘据、白色者名草闾茹。 「气味」(根)辛、寒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痈疽肿痛。用闾茹一两,研为末,每服一匙,温水送下。 2、疥疮。用闾茹研为末,加轻粉、香油调匀敷涂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狼牙

    「释名」牙子、狼齿、狼子、犬牙、抱牙、支兰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刀伤。用狼牙草的茎、叶熟捣贴伤处。 2、尿血。用狼牙草(焙干)、蚌粉(炒)、槐花、百药煎,等分为末。每服三钱,空心服,淘米水调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狼毒

    「气味」(根)辛、平、有大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心腹痛。用狼毒二两、附子半两,捣烂,加蜜成丸,如梧子大。第一天服一丸,第二天服二丸,第三天服三丸,然后又加一丸起至三丸止,如此循环直以病愈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蓼[liǎo]

    「气味」(实、苗、叶)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霍乱烦渴。用蓼子一两、香豉二两,每服二凶,水煎服。 2、胃冷不能饮食,冬卧脚冷,秋日取蓼晒干,用六十把,加水六石煮成一石,去滓,拌米饭造酒。酒熟后,每日饮适量。十天以后,眼明气壮。这样制成的酒,称为“蓼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蓝淀

    「释名」靛 「气味」辛、苦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肺热咯血。用青黛一两、杏仁(以牡蛎粉炒过)一两,一起研匀,加黄蜡化和做成三址个饼子,称为“青饼子”。每服饼,以干柿半个夹定,外用湿纸裹好,煨香嚼吃,米粥磅下。一天吃三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
  • 「气味」(蓼蓝实)苦、寒、无毒。(蓼蓝叶汁)苦、甘、寒、无毒。(吴蓝)苦、甘、冷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小儿赤痢。捣蓝汁二升,分四次服。 2、惊痫发热。用干蓝、凝水石,等分为末,加水调匀敷头上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