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L 第99页
-
捋法
推拿手法名。出《金匮要略·杂疗方》。在患者肢体的外侧面,由近端推向远端。《寿世保元·发痧》:“先将儿两手自臂捋下,血聚指头方刺。”...
释义拼音L -
罗拔茹
近代医家。字素征。福建连城人。幼体弱多病,及长又患咳血症,久治不愈,遂自学医药,谓“病治不愈,非尽医人之过,病家调养失法亦居多半”。因搜寻前贤论调养之法,编成《宝命全角集》两卷(1925年),详叙择医、延医、煎药、服药、药禁、病后调理及常见病症、调理所用...
释义拼音L -
罗浮山人
①唐道士。名轩辕集。生活于八世纪。知医,尝为广州监军吴德墉医治足疾。玄宗好道,诏其赴京师,授朝奉大夫、广州司马,固辞不受。②清医生。古粤(今广东)人。有感于医者不明脏腑,误用刀圭,以人命试其术之得失,乃参阅西方人体图谱,又精研《参同契》历脏之说,撰人生...
释义拼音L -
罗福至
清代医生。湖南上湘人。辑有《延龄纂要》二卷(1822年)。...
释义拼音L -
罗鬲
膈的俗名。《伤科补要》:“膈者,胸下腹上之界内之膜也,俗名罗鬲。”...
释义拼音L -
罗国纲
清代医家。字振召,号整斋。湖南人。少习举子业,喜读医书,辨证精细,论治灵活,治验颇多。晚年辑成《罗氏会约医镜》二十卷(1789年),撷取历代医籍精华,分类论述,首述脉法,次论治法精要、伤寒、瘟疫、杂证、妇科、本草、儿科、疮科及痘科,间附临证考脉法及治疗经...
释义拼音L -
罗浩
清代医家。字养斋。新安(今安徽徽州地区)人。中年寓居扬州。博学多艺,尤精于医。谓“医虽艺术,必先通儒书而后可学。”以历代医书精粗杂糅,异同互见,遂取古今脉书之精萃,历时十余载,编成《诊家索隐》两卷(1799年)。书中引述45家脉学,涉及34种脉象及主病,...
释义拼音L -
罗健亨
清代医家。字沄谷。湖南湘潭人。着有《伤寒扩论》四卷、《医宗约径》、《医学破愚》各一卷,及《附子辨》、《疾脉论》等文,多有新见。...
释义拼音L -
罗克藻
清代医家。字(扌炎)庭,号西村。江西星子人。精岐黄。着《医镜》、《本草记物》,均佚。...
释义拼音L -
罗炼
明代医生。江夏(今湖北武昌)人。习儒通医,为人治病,常获良效。尝为御史李某及楚王妃周氏等疗病获愈。有医着传其子。后因见其子在酒醉时为人诊病,责之以生命为儿戏,怒而将所撰医书焚毁。......
释义拼音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