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M > 正文

密陀僧

释义

「释名」亦名没多僧、炉底。

「气味」咸、辛、平、有小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痰结胸中不散。用密陀僧一两,加醋和水各一碗,煎干,研为末。每服取末二钱,以酒和水各一小碗,煎成一碗,趁热服下。以吐出痰涎为好。

2、消渴饮水。用密陀僧二两,研末,在开水中浸过,取出,加一点蒸饼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服时用浓蚕茧盐汤、或茄根汤、或酒送下都行。第一天吃五丸,以后每天增加九丸,直到一次吃到三十丸为止,不可多服,五、六次后,如见水恶心,即可停药。恶心时可吃点干食压一下。

3、赤白下痢。用密陀僧三两,烧成黄色,取出研细,每服一钱,醋茶送下,一天吃三次。

4、痔瘘。用铜青、密陀僧各一钱,麝香少许,共研细,以口水调和涂患处。

5、婴儿泡疮(遍身象鱼鳔,又象水晶,破则流水,疮又再生)。用密陀僧研末洒敷,内服苏合香丸。

6、惊气失音。用密陀要一茶匙,茶调服,即愈。

7、腋下狐臭。先洗净腋下,油调密陀僧末涂上。另用一钱密陀僧末放入热蒸饼中,夹在腋下。

8、口臭。用密陀僧末一钱,醋调漱口。

9、口疮。用煅过的密陀僧,研末,敷疮上。

10、鼻内生疮。用密陀僧、香白芷,等分研末,蜡烛油调涂患处。

11、一切黑瘢。用密陀僧二两,研细,人乳调搽。夜间搽药,白天洗去。

12、夏月汗斑如疹。用密陀僧八钱、雄黄四钱,共研细。先以姜片擦皮肤发热,再用此姜片蘸药粉擦汗斑。次日斑疹焦枯。

13、骨疽(一名“多骨疮”,疮内不时露出细骨)。用密陀僧末加桐油调匀,摊贴患处。

14、臁疮。用密陀僧末加香油调成膏,摊在油纸上反复贴患处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礞石

    「释名」礞石有青、白二种,以青者为好。打开须有白星点,无星点者不入药。 「气味」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湿热痰症。用礞石、焰消各二两,煅过,研细,水飞,晒干。取一两,加酒蒸大黄八两、酒洗黄芩八两、沉得五钱,共研为末。水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平常只...

    释义拼音M
  • 明水

    「释名」名亦称方诸水。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。月明之夜,捕得方诸,取其壳中贮水,清明纯洁,即是方诸水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用以洗眼,可以去雾明目,饮此水,还有安神的作用,亦去小儿烦热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M
  • 蘑菰蕈

    「释名」肉蕈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益肠胃,化痰理气。...

    释义拼音M
  • 木耳

    「释名」木软、木菌、树鸡、木蛾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眼流冷泪。用木耳一两(烧存性)、木贼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以清淘米水煎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M
  • 马齿苋

    「释名」马苋、五行草、五方草、长命菜、九头狮子草。 「气味」酸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脚气浮肿,心腹胀满,小便涩少。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、酱汁煮食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M
  • 苜[mù]蓿[xu]

    「释名」木粟、光风草。 「气味」苦、平、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脾胃间邪热气、小肠各种热毒。用根捣汁煎饮,可治沙石淋痛。...

    释义拼音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