病名。见《太平圣惠方》卷三十六。又名死舌。本病多由心脾积热上冲所致。症见舌肿,渐胀塞满口,肿硬而不柔和。《婴童百问》:“舌者,心之候,脾之脉络于舌也,脏腑壅滞,心脾积热,热气上冲,故令舌肿,渐渐肿大,塞满口,是为木舌。”《赤水玄珠》卷三:“舌肿硬而不柔和,挺然胀满或出口者为木舌。”《医学纲目》卷十七:“木舌者,舌肿粗大,渐渐肿硬满口,不急治,即塞杀人也。”治宜泻火解毒。用凉膈散加减。热毒炽盛,舌肿硬痛,不能言语者,宜清心凉血解毒。用黄连解毒汤、犀角地黄汤等加减。由其他原因导致者,应审证求因,辨证用药。《景岳全书》卷二十六:“忽肿木而硬者,谓之木舌,皆上焦热壅故也。惟宜砭针刺去其血为上策,及内服清胃降火之剂自愈。”
木舌
释义
释义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-
礞石
「释名」礞石有青、白二种,以青者为好。打开须有白星点,无星点者不入药。 「气味」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湿热痰症。用礞石、焰消各二两,煅过,研细,水飞,晒干。取一两,加酒蒸大黄八两、酒洗黄芩八两、沉得五钱,共研为末。水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平常只...
释义拼音M -
密陀僧
「释名」亦名没多僧、炉底。 「气味」咸、辛、平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痰结胸中不散。用密陀僧一两,加醋和水各一碗,煎干,研为末。每服取末二钱,以酒和水各一小碗,煎成一碗,趁热服下。以吐出痰涎为好。......
释义拼音M -
明水
「释名」名亦称方诸水。方诸是一种大蚌的名字。月明之夜,捕得方诸,取其壳中贮水,清明纯洁,即是方诸水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用以洗眼,可以去雾明目,饮此水,还有安神的作用,亦去小儿烦热。......
释义拼音M -
蘑菰蕈
「释名」肉蕈。 「气味」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益肠胃,化痰理气。...
释义拼音M -
木耳
「释名」木软、木菌、树鸡、木蛾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有小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眼流冷泪。用木耳一两(烧存性)、木贼一两,共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以清淘米水煎服。......
释义拼音M -
马齿苋
「释名」马苋、五行草、五方草、长命菜、九头狮子草。 「气味」酸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脚气浮肿,心腹胀满,小便涩少。用马齿苋和少量粳米、酱汁煮食。......
释义拼音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