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N > 正文

释义

「气味」黄牛肉:甘、温、无毒。牛乳:甘、微寒、无毒。牛脑:甘、温、微毒。角胎:苦、温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黄牛肉:安中益气,养脾胃,补益腰脚,止消渴及唾涎。

水牛肉:安中益气,养脾办。健强筋骨,消水肿,除湿气。

牛乳:

1、风热毒气。用煎牛乳一升、生牛乳一升,和匀,空心服。一天服三次。

2、下虚消渴(心脾有热,下焦焦虚冷,小便多)。常喝牛乳或羊乳,每饮三、四合。

牛脑:

1、吐血咯血,五劳七伤。用水牛脑一具,涂纸上阴干,杏仁(煮去皮)、胡桃仁、白蜜各一斤,香油四两,同熬干为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烧酒送下。

2、偏正头痛。用白芷、芎各三钱,研为细末,以黄牛脑粘末,加酒煮熟,乘热吃下。酒醉无妨,醒则其病如失。甚效。

3、脾积痞病。用黄牛脑一具,去皮筋,捣烂;另用皮硝末一斤,蒸饼六个,晒干,研细,与牛脑和匀,加粗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空心服,好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,服至百日,见效。此方名“牛脑丸”。

4、气积成块。用牛脑一具(去皮筋)、雄鸡肫一个(连里黄皮),一起放酒中浸过宿,捣烂,加入木香、沉香、砂仁各三两,皮硝一碗,共捣匀,在铜锅内以文武火烘干为末。再加轻粉三钱调交。每服二钱,空心服,烧酒送下。一天服三次。

角胎(好年听坚骨):

1、大肠冷痢。用牛角胎烧灰,每服二钱,水送下。一天服二次。

2、大便下血。用黄年角胎一具,烧为末,同豉煮汁。每服二钱,一天服三次。

3、赤白带。用牛角胎烧至烟断。附子以盐水浸七次(去皮),等分为末。每服二匙,空心服,酒送下。牛尿:水肿、腹胀、脚满,利不便。

牛屎(亦牛洞):

1、水肿溲涩。用黄牛屎一升,绞汁饮服。以小便通畅为见效。忌食盐。

2、湿热黄病。用典牛屎晒干,研为末,加面糊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七十丸,饭前服,开水送下。

3、霍乱吐泻,四肢发冷。用黄牛屎半升,加水二升,煮开三次,取半升饮服。

4、脚跟肿痛,不能着地。用牛屎加盐炒热包痛处。

5、妊娠腰痛。用牛屎烧成末,每服一匙。一天服三次。

6、小儿烂疮。用牛屎烧成灰封涂。兼灭瘢痕。

7、痈肿不俣。用牛屎烧成末,调鸡蛋白封含沙射影。药干即换,有特效。

8、乳痈初起。用牛屎和酒敷涂即消。

9、背疮溃烂。用陈年牛屎晒干,研为末,加百草霜调匀敷患处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蘖[niè]米

    「气味」粟芽:苦、温、无毒。麦芽:咸、温、无毒。谷芽:甘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粟芽:消积食,开胃。除烦,除热。 谷芽:快脾开胃,下气和中,消食化积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南烛

    「释名」南天烛、南烛草木、男续、当染菽、猴菽草、草木之王、惟那木、牛筋、乌饭草、墨饭草、杨桐。赤者名文烛。 「气味」(枝叶)苦、平、无毒。(子)酸、甘、平、无毒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女贞

    「释名」贞女、冬青、蜡树。 「气味」(实)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补肾滋阴。取女贞子,去梗叶,浸酒中一日夜,擦去皮,晒干,研为末,待早莲草出时,采数石,捣汁熬浓,和末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夜服百丸,酒送下。十多天之后,体力增加,老人不再起夜。又能变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蘖[niè]木

    「释名」蘖。根名檀(俗作黄柏)。 「气味」苦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男女诸虚(如小便淋漓,遗精白浊等症)。用黄蘖(去皮,切细)二斤、熟糯米一升,在童便中九浸九晒,再蒸过晒干,研为末,加酒煮面糊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一百丸,温酒送下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「气味」(楠材)辛、微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足部水肿。削楠木、桐木煮水泡脚,并饮此水少许。每日如此,直至病愈。 2、心胀腹痛,不得吐泻。取楠木削三、四两,加水三升,煮开三次,饮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
  • 牛膝

    「释名」亦名牛茎、百倍、山苋菜、对节菜。 「气味」(根)苦、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劳疟积久。用长牛膝一把,生切,加水六升,煮成二升,分三次服完(清晨一服,未发疟前一服,临发疟时一服。)......

    释义拼音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