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P 第37页
-  
        
浦天球
清代医家。字鸣虞。浙江嘉善人,一作京兆(今陕西西安)人。从其叔父涵英处得取其医学典籍,精研运气标本,阴阳升降,生生之理等。遂精医术,临证每获奇效。于何涛均撰有妇科著作,乃合订为《女科正宗》四卷(1664年),详明经带胎产证治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普济
唐代医家、僧人。亦名释普济。编集有《广陵正师口齿论》一卷、《口齿玉池论》一卷,均已佚失。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《普济本事方》
医方著作。又名《类证普济本事方》或《本事方》。十卷。宋·许叔微撰。约刊于12世纪中期。书中按病类分为中风肝胆筋骨诸风、心小肠脾胃病、肺肾经病、头痛头晕方等23类方剂。收载治疗方剂及针灸法,所选方剂约300余首,多系当时试用有效者。方剂之末附有作者的验案及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《普济方》
医方著作。一百六十八卷。明·朱棣(周定王)、滕硕、刘醇等编。刊于15世纪初。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。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。原书今仅存残本,清初编《四库全书》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。其中有方脉总论、运气、脏腑(包括脏象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《普门医品》
医方著作。四十八卷。明·王化贞撰。刊于1628年。本书辑录《本草纲目》等多种医籍中的单方、验方。按病名分为中风、破伤风、伤寒、瘟疫等150余类,予以归纳。每类按若干具体病证开列方剂。1694年郎延模又仿其体例续撰《医品补遗》四卷。现存初刻本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普映
元明间医僧。德兴(今属江西)人。精通医术,元武宗时(1308-1311年)为太医。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脾虫病
病名。即寸白虫病。见《本事方释义·诸虫飞尸鬼疰》。参见寸白虫病条。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脾瘅
病名。是一种过食肥甘,以口中发甜为主症的疾病,往往能发展为消渴病。《素问·奇病论》:“有病口甘者,此五气之溢也,名曰脾瘅。夫五味入口,藏于胃,脾为之行其精气,津液在脾,故令人口甘也。”其治疗,《内经》提出“治之以兰,除陈气也。”《张氏医通》提出用“兰香饮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脾疸
病名。《灵枢·经脉》:“脾足太阴之脉,是主脾所生病者,水闭,黄疸。”《诸病源候论·黄病诸候》将脾疸列为九疸之一。多由饮食或嗜酒劳倦伤脾,脾胃瘀热所引发。症见肢体发黄、小便黄赤、量少,或兼见心慌、善恐、胁下痞胀等症,宜茵陈五苓散加减。《辨证录》指出脾疸由寒...
释义拼音P -  
        
脾疔
病名。①见《外科启玄》卷二。有:“……脾疔,又名曰黄疔,黄鼓疔,其形多生脾脏之部位,证见不食,多呕吐,其色黄。治宜泻黄散加解毒等剂。”......
释义拼音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