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科著作。三卷。金·李杲撰。约刊于13世纪。本书是作者创导脾胃论学说的代表作。李氏根据《内经》:“人以水谷为本”的观点,强调补益脾胃的重要性。全书围绕这一中心议题结合内科杂病的辨证论治予以阐析。书中对于饮食劳倦等引起的脾胃病,提出甘温除大热的学术理论,创用补中益气汤,升阳益胃汤等治疗方剂,具有较好的疗效,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。1949年后有影印本。
《脾胃论》
释义
释义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相关词条
-
朴硝
「释名」亦名硝石朴、盐硝、皮硝(“硝”原作为“消”)。 「气味」苦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骨蒸热(按:即结核病)。用硭硝粉,每服一茶匙。一天服两次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
砒石
「释名」亦名信石、人言。生者名砒黄,炼者名砒霜。 「气味」苦、酸、暖、有毒。李时珍认为:辛、酸、大热、有大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中风痰壅(四肢不收,昏愦若醉)。用砒霜一粒如绿豆大,研细。先以清水送服少许,再饮热水,大吐即愈。如不吐,可再服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
蒲公英
「释名」名耨草、金簪草、黄花地丁。 「气味」(苗)甘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乳痈红肿。用蒲公英一两,一起捣烂,加水二碗煎成一碗,饭前服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
葡萄
「释名」蒲桃、草龙珠。 「气味」甘、平、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热淋涩痛。取葡萄捣取自然汁,生藕捣取自然汁,生地黄捣取自然汁,各五合,再加白沙蜜五合,和匀,每次温服一碗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
枇杷
「气味」实:甘、酸、平、无毒。叶:苦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实:止渴下气,利肺气,止吐逆。 叶: 1、肺热咳嗽。有枇杷叶、木通、款冬花、紫菀,杏仁、桑白皮各等分,大黄减半,共研为末,加蜜做成丸子,如樱桃大。饭后和临卧时各含化一丸,很见效。......
释义拼音P -
萍蓬草
「释名」水粟、水栗子。 「气味」(子)甘、涩、平、无毒。(根)甘、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厚肠胃、益气力。...
释义拼音P