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网站首页 > 拼音Q > 正文

蚯蚓泥

释义

「释名」名亦名蚓蝼、六一泥、蚯蚓粪、地龙粪

「气味」甘、酸、寒、无毒。

「主治」

1、热疟(恶寒轻,发烧重)。用蚯蚓泥和面,做成丸子,如梧子大,朱砂为衣(丸子做成,在朱砂中滚一下)。每服三丸。忌食生冷。在蚯蚓泥里,加菖蒲末和独蒜做成丸子,亦有效。

2、伤寒谵语。用蚯蚓泥,凉水调服。

3、小便不通。用蚯蚓泥、朴硝等分,水调成膏,敷在脐下,即通。

4、小儿吐乳。用蚯蚓泥一两,研成末,空腹服,米汤送下。每服半钱。两三次后有效。

5、小儿阴囊肿大。用蚯蚓泥,调薄荷汁,敷患处。

6、妇女吹乳。用韭菜地里挖来的蚯蚓泥,研细,筛过,用醋调,厚铺乳上。干了就换,三次即愈。用凉水调亦可。

7、腮肿。用柏叶汁调蚯蚓泥敷患处。

8、一切丹毒。用水调蚯蚓泥敷治。

9、脚心肿痛(站久了,走路多了,易得此病)。用水调蚯蚓泥厚敷,一夕即愈。

10、漏耳诸疮。用蚯蚓泥,烧过,调猪油敷患处。

11、耳内诸疮。用蚯蚓研末吹耳内,敷耳疮。

12、牙龈露出(一种疳疾)。用蚯蚓泥,如水捏成团,烧红,研末,调腊猪油,涂牙龈上。一天涂三次。

13、咽喉骨鲠。取韭菜地里的蚯蚓泥,每次用少许搽喉外,骨自消去。

14、蜈蚣咬伤。用蚯蚓泥敷伤口。

15、严重刀伤。冲服蚯蚓泥,每次一小杯。一天三次。

16、吐血不止。取石榴根下的蚯蚓泥,研末,新汲水送下。每服三钱。

17、解射网毒(射网是用草乌头制成的毒药,可以治疮根结核、瘰疬等症)。用蚯蚓泥末,井水调服,喝二小酒杯即可。

18、反胃。用蚯蚓泥一两、木香三钱、大黄七钱,共研为末,每服五钱,清水送下。忌食煎炒酒醋椒姜等热物。

19、小儿头热、鼻塞不能。用湿蚯蚓泥研磨作饼,贴囟门上。一天要换几次。

20、臁疮。用韭菜地里的蚯蚓泥,研细,加轻粉、清油,调成膏状,贴在患处。

21、处肾生疮。用蚯蚓泥二分、绿豆粉一分,加水研成膏状涂搽,随干随换。

22、赤白痢。用蚯蚓泥炒干,倾入温水里,澄清后取上层水饮之。

23、蛇犬咬伤,包括狂犬咬伤。用蚯蚓泥加盐研细,敷伤口。

释义

释义

基本解释原始数据来源主要包括但不限于网络、中医世家、百度百科、维基百科等,本站数据仅供参考,如有错误欢迎指正!

相关词条

  • 蜣[qiāng]螂转丸

    「释名」蜣螂,俗称推屎虫。蜣螂转丸,亦名土硝。 「气味」咸苦、大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伤寒时气、黄疸烦热、吐泻、项瘿(甲状腺肿)以及一切瘘疮等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「气味」辛、温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小儿虫病。用干漆(捣碎,烧烟尽)、白芜荑,等分为末,每服二分至一钱,米汤送下。 2、妇女血气痛。用湿漆一两,熬一顿饭时间,加入干漆末一两,调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、四丸,温酒送下。怕漆人不可服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楸[qiū]

    「气味」苦、小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兼疮。取楸枝煎水洗。 2、白癜风。用楸白皮五斤,加水五斗,煎成五升,去渣,再煎浓如膏,涂搽患处。一天三次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秦皮

    「释名」石檀、盆桂,苦树、苦枥。 「气味」(皮)苦、微寒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赤眼生翳。用秦皮一两,加水一升半煮成七合,澄清后,每日煎温洗眼。此方中亦可加滑石、黄连等分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骐竭

    「释名」血竭。 「气味」甘、咸、平、无毒。 「主治」 1、白虎风(两膝热肿)。用骐竭、硫磺末各一两,每服一钱,温酒送下。 2、新久脚气。用骐竭、乳香,等分为还想,取木瓜一个,挖一孔,放入药末,再用面包瓜,在砂锅中煮烂,连面捣成丸子,如梧子大。每服三十丸,...

    释义拼音Q
  • 牵牛子

    「释名」黑丑、草金铃、盆甑草、狗耳草。 「气味」(子)苦、寒、有毒。 「主治」 1、大便不通。用牵牛子半生半熟,研为末。每服二钱,姜汤送下。又方:加大黄等分。又方:加生槟榔等分。......

    释义拼音Q